司令的話,楊小林接著說道:“施特塞爾,這場戰爭打到現在你已經成了西伯利亞的俄國英雄,我希望你能繼續保持這個形象,這不管是對你還是對中國都有好處。你必須保衛俄國,明白了麼?”
施特塞爾真的不太明白,因為在他的理念中楊小林沒有道理這樣做,他也知道西伯利亞將成為中國的殖民地,他腦海的中的殖民就是像大英帝國對印度那樣,徹底的佔領,他認為以後無論在軍事還是經濟或是外交上面,西伯利亞都註定要跟在中國的後面,而他自己則註定是一個傀儡。
他真的已經做好的當傀儡的準備,甚至他覺得楊小林能為西伯利亞在國際上謀取一個地位,讓自己這個傀儡有個位置可以站著,已經很給面子了,真不敢想太多的事情。可是從楊小林現在的態度來看,中國人好像要給他的比他想的更多一些。
楊小林見他的模樣就知道他沒明白:“這麼說吧,以後我們之間是合作的關係,你們的聯合自治政府將擁有和一個正常國家一樣的主權,有些事情你們完全可以按照當地的俄國老百姓的想法去做,當然,在一些國際問題上面,我希望我們雙方能保持一致。”
殖民有很多方式,像英國對待印度那樣,把整個西伯利亞收入懷中,現在中國做不到,楊小林沒有時間來一年一年的平定這裡俄國人的反抗,他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內讓西伯利亞的資源被中國利用,所以大英帝國的那種殖民方式是絕對不合適的。
而且那種殖民方式是最低階,最原始的。
中國已經掌握了西伯利亞的經濟,將一個偌大的西伯利亞分為南中北三部分的聯邦之後,楊小林也有十足的把握控制他們的政治風向,另外西伯利亞軍隊的軍官必須到中**校來深造的條約,幾乎就是把西伯利亞的部隊變成了中國部隊的一部分,加上大批的志願軍和商人將以各種名義留在那裡,最少在十年之內中國對西伯利亞擁有絕對的控制能力。
在這樣的情況下給西伯利亞的俄國人一些面子上的自主,讓中國和西伯利亞的關係最少在俄國人的眼裡不是殖民和被殖民,而是一種友好的互助的關係,這是一種對雙方都有好處的事情。
施特塞爾可不管自己擁有多少主權,更不會去在意西伯利亞被分為三個聯邦,本來都是準備當傀儡的,現在這個結果真的讓他心中大喜過望。他不擔心這是楊司令忽悠他,因為現在好像沒有那個必要
“謝謝楊司令成全!您看這樣好不好,我馬上發電報給康斯內次,讓他們和托洛茨基立即進行商談,而且是大張旗鼓的商談,就說我們願意放下成見,為其他戰鬥的俄國部隊提供軍火,我會號召西伯利亞境內的工人加班加點的生產。”
楊小林笑笑,沒有給他回答,那樣子擺明就是告訴他這個時候你自己做主。但是接下來楊司令卻說道:“和英國人談判的時候你們悠著點,別太著急把坦克技術給他們。”
“是,我聽您的意思,您說什麼時候可以給了,我再給他們。”
楊小林對這個態度十分滿意,坦克的技術是中國目前在英法面前的一張好牌,這好牌自然不能出的太早。他可以肯定,自己這張牌一打出去,英法就會讓小日本來找自己麻煩,海面上的衝突可能立刻加劇,因為英法不想讓中國得到整個西伯利亞,這是肯定的。
而如果打的太遲了,這張牌可能就失去作用了,時機一定要把握好。(未完待續。。)
第七十五章 退讓
在接下來施特塞爾和薩道義還有日本方面的談判中中國的表現也確實像是楊司令說的那樣,儘量讓自己不發出聲音。
在報紙上面全篇出現的都是俄國人有什麼要求,日本人有什麼要求,以及大英帝國和法國人對於這場談判說出什麼建設性的意見。雖然談判地點是在北京舉行,中國卻像一個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