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落後,還是以氏族部落為主。雖然已經有磨製石器、製陶和紡織的出現,但在曹曉穎看來實在不是一般的落後。不管是為了自己的生活還是以後華夏的發展,曹曉穎第一次產生了用現代知識改變歷史的衝動,只是自己也不過普通的高二學生,如何幫助這些善良的人呢?
“女娃,你在發呆麼?炎帝大人帶回了好多食物,今年的冬天我們一定可以平安度過的,走,一起去湊湊熱鬧。”豹跑過來拉著曹曉穎就往草屋中走,一點都沒由得她反抗。曹曉穎現在不過六七歲的摸樣,還是個嫩嫩的小娃娃,豹今年已經十一二歲了,是女娃玩伴的哥哥,身材精瘦面板黝黑行走間動作敏捷,一看就是一把打獵的好手。這時早就過了母系氏族時期,男人們打獵兼種植,女人們採集紡織製陶,也算是男耕女織了,豹算是其中的佼佼者。
炎帝神農氏族在遠古時期發展的算是比較好的,不然曹曉穎也不會對神農嘗百草如雷貫耳。神農氏本為姜水流域姜姓部落首領,後發明農具以木製耒,教民稼穡飼養、製陶紡織及使用火,曹曉穎能成為這樣人物的女兒,也是暗自竊喜。這是曹曉穎第一次看見炎帝,與記憶裡的形象有些出入,在女娃的印象中,父親是一個高大的英雄形象,身恣偉岸魁梧,滿臉正色對她卻異常喜愛。但在曹曉穎看來,炎帝的身形已經有些消瘦,臉上也爬上了風霜和滄桑,眉宇之間滿是疲累,嘴唇也因為長期試藥變成了紫色。
神農跋山涉水嚐遍百草,找尋治病解毒良藥,以救夭傷之命,後因誤食斷腸草腸斷而死。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雖平日有茶解之但終究還有剩餘,所以才蒼老的如此之快:“父親,女娃可想你了,你能不能留下來陪女娃,女娃一個人很孤單。”曹曉穎藉著機會說出了女娃的心聲,女娃每次見別人總有父母相伴,自己卻孑然一身,總會情緒低落幾天。雖然部落的人因為父親的貢獻對女娃也很尊敬,但是正是這份尊敬把她隔在了之外,女娃只能跟固有的幾個玩伴玩耍,他們的父親也是氏族的長老,比如豹和蛙。
“女娃想父親了嗎?父親不是不想陪著女娃,只是現在正是儲存糧食過冬的時候,女娃也不想看部落的爺爺奶奶餓肚子,對不對?有蛙陪著你,我也放心。看,父親帶了什麼給你,可甜了,女娃一定喜歡吃的。”炎帝從懷裡寶貝似的拿出了一隻梨,曹曉穎忍不住滿頭黑線,不就是梨嘛用得著如此小心,兩塊錢就能買上不少。對了,現在還是遠古,連刀都沒有隻有石頭磨製的薄片,一摔就斷,能吃上梨也算不錯的待遇了。看看這漏風漏雨的茅草屋,曹曉穎也只能一臉開心的接過了,畢竟是炎帝的一片拳拳愛女之心。
曹曉穎拿到手就咬了一口,還別說真是清甜可口,這時的山水具有靈氣,才能連一隻梨都如此不同尋常,曹曉穎又接著連啃了幾口,汁水流得滿嘴都是,惹炎帝暗笑不已:“女娃你慢點吃,你要是喜歡的話,父親明天再幫你摘幾個,豹你帶著女娃出去玩吧,我和長老們商量一下如何安穩過冬。”要說炎帝對小女兒女娃真是沒話說,這寵溺的勁真讓曹曉穎既高興又心酸。爸爸從來不會關心她的生活起居,媽媽也已經很長時間沒有和她談心了,如今剩下的只有她獨自一人。
口中甘甜的滋味不知為何,甜膩得有些發苦,曹曉穎卻死勁的啃咬著秋梨,直到只剩下核才罷休。豹領著曹曉穎來到廣場,其實就是一塊平整的泥地,不少婆婆媽媽在此編草繩閒話家常,也有男人在此肉搏,更有成群的孩子在此玩耍嬉戲。聽到孩子們銀鈴般的笑聲,曹曉穎的心情總算好轉了些,四周的綠色讓她的心境更為開闊。寨子雖然有些破陋,但是在四周綠樹環繞鮮花掩映下,變得彷如童話裡小精靈的居所,恍如夢幻,連空氣中都瀰漫著瓜果的甜香味道。曹曉穎不禁想起課本上學過的詩句: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