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斬殺當場、面色扭曲惶恐的惡人修士,還有直挺挺倒在地上的新羅王,滿城跪拜的百姓們。
這個時候,看著孩子們張大了小嘴,驚訝、崇敬、膜拜的模樣,老人們就會滿意而欣慰的點點頭。
然後,他們總是用一句差不多的話,來結束自己一天的教育工作:“那一天,陛下把腐朽罪惡的新羅王朝送去了黑暗的末日世界,卻給我們帶來了光明和新生!孩子們,你們要好生讀書、好生修行,將來長大了、成了才,才能為輝煌的大唐皇朝效力,為我們偉大的皇帝陛下盡忠啊!”
隨著金嶢、甄萱,和後百濟王都完山州、新羅王都金城中,違逆大唐的文官武將、大修士被屠戮殆盡,兩國再也無法在唐軍佔領各
座城池時,組織起有效的抵抗。
雖然零星的鬧事者依然不可避免的出現,但在大勢面前,他們註定只是大海中的一朵小浪花,準眼就被唐軍的鐵甲海洋撲滅。
唐軍佔領主要城池後,立即在青衣衙門修士的配合下,對城中原有軍隊繳械,將戰士集中看管。隨後主持地方政事的文官到來,檢查戶籍民冊、巡查地方,重新丈量土地,再視具體情況給戰士分派田地,讓他們其中大部分人卸甲歸田。
諸番事宜下來,沒有三五個月無法理順,民政差事多半繁瑣細緻,需要耗費官吏們很多精力。
好在有十萬大軍駐紮在半島,主持大局,就不會出亂子,再從原來的地方軍中,擇優選取一部分幫助唐軍維持地方秩序,州縣也會漸漸恢復平穩。
這些事李曄早已不必親力親為,隨軍帶來的文官要到地方上去,都不必他一一分派,真正需要他做的,只是重建安東都護府,選定都護府的主要官將。
都護人選自然是趙破虜,新羅初定,他還需要帶著大軍在此駐紮一段時間,不過他不管民政,領頭的文官是張文策。
前兩年,張文策出任過南詔宣慰使,是以對戰後撫民差事很熟悉。新羅“未經王化”,需要一個才敢卓著又經驗豐富的官員,來主持大局,解決各種問題。
張文策這些年的差事都辦得很好,個人成長很快,作為一個士子,原本他還有些過於“道德”的嫌疑,在南詔被王建上了一課後,現在是出了名的鐵血文官。
該施恩的時候施恩,該殺伐的時候殺伐,尤其在對域外之民的管理、教化上,他很有心得。在新羅之戰前,李曄便召見了他,就如何迅速教化新羅百姓問題問策過,在得到滿意的答案後,才決定讓他來主理新羅政事。
在如今大唐朝廷中,宰相崔克禮,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李振,無疑是文官領頭羊。不過作為社稷柱石,他們需要坐鎮中樞,輕易是不會離開長安的。
而以張文策為代表的,一批才敢卓著的青年官員,現在是皇朝文官團體中的骨幹力量。他們大多經歷過平盧時期,在李曄南征北戰、平定國內的過程中,得到了許多歷練機會,如今年富力強,正當其用,是大唐文官集團的第二階層力量。
這個階層的力量十分龐大,大唐的精銳之師將戰旗插到哪裡,他們都能及時跟過去治理哪裡,將彼處徹底變為大唐疆土,將那裡的百姓完全變成大唐治下的子民。
再往下,就是長安修行學院出來的學生,張長安是其中的代表人物。相比於張文策這些前輩們,他們的才能更加綜合、全面,胸襟也更加開闊,而且身上沒有那麼多儒生氣息,做起事來更加沒有顧忌些。
這當然有利有弊。勇猛精進、思想相對獨立,是他們最大的特點,但少了儒門信仰與儒生氣息,心中的道德標準就低,成為奸佞妄臣、貪官汙吏比青州儒門計程車子更容易。
不過一個官員是否成為奸佞小人、貪官汙吏,道德境界、信念信仰雖然是基礎,但也只是一部分因素,最重要的還是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