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英明的皇帝,還真是有點累。”李曄不無自嘲的這樣
想到。
唐軍接收平安京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廣發檄文,命令各地官將、貴族迅速到平安京來朝見皇帝。
莫說整個倭國,本州島大片地區,眼下唐軍都還沒有攻佔,如今倭國已滅,李曄當然要各地馬上變更城頭大王旗。
至於不遵命令的,當然是由平安京這些,已經臣服於大唐的顯赫貴族,為唐軍帶路並輔助唐軍去攻伐。從新羅運來的靈石到位後,這樣的征戰就會雷霆開始。
這個時候,倭國權貴、修士、將士,竟然表現得比嶺南水師陸戰軍還要急不可耐、鬥志昂揚,上到管玄之,下到普通戰士,都是一副摩拳擦掌,恨不得肋生雙翅,立即將不臣之輩腦袋割下來的模樣。
這讓楊行密等嶺南水師將領,都是嗔目結舌,感到很是不可思議,不時有人互相詢問,這些人為何對攻殺自己昔日的同袍這麼迫切?
這樣的話被管玄之等人聽到後,他們就一臉義正言辭,鄭重其事的對楊行密等人解釋,他們是華夏先民後裔,現在是皇帝陛下的爪牙,有責任有本份去征討那些逆賊,維護煌煌大唐不可觸犯的至上威嚴!
至於那些不遵陛下號令的人,也不是他們的什麼同袍,而是一群野人後代,頑固不化,不通禮義,必須要用刀槍鎮壓他們、清洗他們。
這樣的回答,讓楊行密等將都是面面相覷,一時之間竟然不知道該說什麼好,末了只能誇讚對方一句好覺悟。
轉身面對李曄時,弄明白了這都是皇帝陛下立規矩引起的反應,他們心中對李曄的敬仰之情,就像楊行密說得那樣,猶如滔滔大水綿延不絕。
李曄則是擺擺手,一副萬事淡然,並不願意誇功的樣子。
管玄之等人的言行舉止,都在李曄的預料當中,這些人目前還沒有大唐身份,有他立下的規矩在,為了生存,為了掙得立足之地,讓他們去征戰昔日同袍,實在不算是什麼事。
更何況,李曄還給了他們一個在精神上足以自我說服的理由。事實證明再次雄辯的證明,在任何時候,對待任何人,思想控制都遠比肉體束縛更加有效。
為了確立大唐在倭國的統治名分,李曄在此建立了鎮東都護府,以楊行密暫領都護之職。
李曄在平安京發號施令,指揮無數倭國修士為他征戰時,藤原時平帶著藤原家族數千人,正在大海上揚帆疾行,順著本州島海岸線一路向北。
他們的目的地,是北方的蝦夷島。
蝦夷島也稱蝦夷地,從這個名稱就能體現出來,哪怕是倭國人,也將島上的居民看作是一群捕蝦的蠻夷。
由此可見,人與人之間互相鄙視乃是永恆不變的真理,大家絕對不會因為自己身份低微,就喪失為自己找優越感的意志。
因為本州島狹長的地形,從平安京西南一百五十里左右外的海灣出發,要抵達蝦夷島,需要在海上航行兩千多里,這絕對不是一段輕鬆的路程。
“蝦夷地土地遼闊,比筑紫島、伊予島要大得多。更難的是人煙稀少,島上也只有一群捕蝦為生的蠻
夷,沒怎麼開化,修士力量極為薄弱,我們只要抵達蝦夷地,就能先緩上一口氣。”
船隊中央一艘高大的戰艦上,面容堅毅的藤原時平指著北方的茫茫海面,對身旁的藤原清經說道。
經過這段時間的海上航行,他們臉上都滿是風霜之色,很多族人暈船暈得厲害,各艘船艙裡不時傳出哭聲。
藤原清經嘆息一聲,憂慮道:“蝦夷島氣候寒冷,不是很適合人居住,我們到了那裡,能夠建立一片基業也就罷了,若是後面有人追殺過來,我們連蝦夷島都站不住,還能去哪裡?再往北的地方,族中的那些老弱婦孺還能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