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營元帥白二虎,此前對白豹鎮發起了一輪又一輪猛烈的攻勢,怎奈久攻不下。
不僅如此,還反倒中了總兵劉倬雲設下的誘敵之計,以至於自己最為倚重的精銳黑旗營慘遭全殲。
無奈之下,白軍只好黯然撤退至崔家河一帶。
然而,令白二虎萬萬沒有想到的是,總兵黃鼎早已帶領著整整十個營的兵力在此處佈下了天羅地網,只等他自投羅網。
與此同時,遠在千里之外的左祖棠在獲悉整個晉南地區的革命軍都已退守黃河以西后,經過深思熟慮,認為既然局勢已定,那麼黃鼎麾下的兵力繼續駐紮於汾州一帶實無必要。
於是當機立斷下令讓黃鼎率軍前去對付董志源領導的十八大營。
此時的黃鼎部經歷了一番精心的休整之後,已然脫胎換骨。
他們不僅擁有著最為精良的裝備,更是做到了人手一匹戰馬。
而這些戰馬可不是普通貨色,乃是來自甘肅馬場的正宗軍馬!與其他清軍部隊所配備的那些矮小蒙古馬相比,簡直不可同日而語。
黃鼎心思縝密,他深知此次戰役的關鍵所在。
於是,他巧妙地將清軍的洋槍手們安排在了山坡的反斜面上,讓敵人難以察覺。
與此同時,那剛剛運抵戰場的加特林機槍也被他果斷地推至前沿陣地,嚴陣以待。
一切部署就緒後,黃鼎下令騎兵營開始行動。
只見一隊隊英姿颯爽的騎兵如疾風般在戰場上往來馳騁,故意引誘回軍前來進攻。
白軍的白旗營主將張萬寶見此情形,心中不禁大喜過望。
在他看來,這支清軍不過是虛張聲勢罷了,人數定然不多,且對己方的強大勢力心生畏懼。
於是,張萬寶毫不猶豫地下令結陣,然後率領部下緩慢地向前逼近。
當雙方距離逐漸拉近時,清軍的騎兵們突然在馬上舉起火槍,連續射擊數輪。一時間,槍聲震耳欲聾,硝煙瀰漫。
然而,在完成這一輪攻擊後,清軍騎兵卻並未戀戰,而是迅速調轉馬頭,策馬狂奔撤回本陣。
眼見清軍如此輕易地撤退,白旗營的將士們愈發堅信自己的判斷。
他們認為清軍已經膽怯,根本不堪一擊。因此,張萬寶一聲令下,白旗營全體將士加快速度,向著清軍的方向發起了兇猛的衝鋒。
就這樣,白旗營的大軍如潮水般湧入了黃鼎事先設好的伏擊圈內……
:()清末起義恩仇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