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銀雞堡內部氣氛凝重,眾人皆面色陰沉地商討著當前局勢。
只見李長老湊近馬潮,壓低聲音說道:“如今,董志源所率領的聯軍已然被徹底消滅,這使得銀川府戰役我方全線崩潰。依我之見,下一步清軍勢必會全力進攻銀雞堡。此外,近日來白二虎等一干人已成功西渡黃河,順利進入阿拉善地區,並有意直接進入銀雞堡。面對如此情形,不知該如何應對才好啊?”
馬潮微微皺眉,沉思片刻後輕聲回應道:“其一,命令我軍全體撤回銀雞堡,同時實施堅壁清野之計,集中力量在此與清軍展開最終決戰;其二,對於白二虎及其部下想要直接加入我方一事,需謹慎對待。畢竟這些老明教徒來歷複雜,難以讓人完全信任。因此,可將他們安置於寧安堡一帶,讓其充當抵禦北方清軍的先鋒部隊。”
李長老聽聞此言,點了點頭,但隨即又面露擔憂之色問道:“那麼這些白軍的糧草供應問題又當如何解決呢?”
馬潮嘴角泛起一抹冷笑,不屑地回答道:“哼!不妨就讓他們自行前去搶奪蒙古人的糧草好了。這樣既能解決他們自身的給養需求,又能借此削弱蒙古人的實力,何樂而不為呢?”
李長老只好點點頭,表示如此。
銀積堡與內藩蒙古阿拉善相鄰甚近,此地一直以來都是馬教主覬覦的目標。
此前,他曾數次派遣軍隊入侵搶掠,但每次都遭到頑強抵抗,最終被蒙古人成功擊退。
然而這一次情況卻有所不同,因為自董志塬而來的這批人馬乃是歷經無數次生死血戰、從屍山血海之中衝殺而出的百戰精銳之師!
面對如此強大的兵力,馬教主毫不猶豫地下達命令,明確指示他們可以大膽前往蒙古草原進行搶掠,以此來解決眼下緊迫的糧食短缺問題。
阿拉善地區隸屬於和碩特部蒙古。
想當年,康熙帝在青藏高原展開那場驚心動魄的驅準保藏之戰後,便將青海的和碩特蒙古依照四十九旗之慣例,精心編制佐領,進而設立了阿拉善和碩特旗。
同時,康熙帝還冊封和羅理為多羅貝勒,並授予札薩克印,自此,和羅理順理成章地成為了阿拉善和碩特旗的第一代札薩克。
時光荏苒,到了清乾隆四年,阿拉善的第三代札薩克羅布藏多爾濟更是有幸成為乾隆皇帝的駙馬爺,而且還積極參與平定了首次爆發的河湟之亂。
由於他在此戰中的卓越表現,乾隆皇帝龍顏大悅,隨即晉封其為和碩親王。
不僅如此,乾隆帝還特意在北京城內為他修建了一座宏偉壯麗的羅王府,並頒佈詔書明令“世襲罔替”。
而此時此刻,這座羅王府恰好傳到了第六代親王貢桑珠爾默特的手中。
在馬教主那不可一世的指示之下,數量龐大的白軍馬步部隊如潮水般洶湧而出,氣勢洶洶地踏入了廣袤無垠的草原。
他們所到之處,火光沖天,濃煙滾滾,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原本寧靜祥和的草原瞬間陷入一片混亂與恐慌之中。
當地那些淳樸善良的牧民們,面對這突如其來的災難簡直苦不堪言,終日生活在恐懼和痛苦的陰影之下。
終於,忍無可忍的他們決定向阿拉善親王貢桑珠爾默特訴苦求援,泣不成聲地哭訴道:“白軍那幫喪心病狂的傢伙正盤算著要把從我們這兒劫掠走的蒙古女人以及搜刮得來的大量財物統統集中到海勃灣去,然後再透過那裡運回到他們的老巢——銀積堡!”
說起這個“海勃灣”,它可是有著一番頗為傳奇的來歷呢。
在蒙語當中,“海勃灣”意為“雄獅之灣”。
傳說很久以前,當西征的蒙古大軍途經此地時,這裡的鐵匠們不辭辛勞地為英勇無畏的將士們打造精良堅固的甲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