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軍如猛虎下山般緊緊跟隨著那些丟盔卸甲、狼狽逃竄的潰兵,一路上勢如破竹,以雷霆萬鈞之勢橫掃而過。
所過之處,白軍那曾經固若金湯的數十處寨堡紛紛土崩瓦解,化為一片廢墟。
放眼望去,整個戰場彷彿變成了人間煉獄。
橫七豎八的屍體堆積如山,有湘軍士兵的,更多的則是白軍的;各種軍械散落得到處都是,刀槍劍戟、盾牌盔甲,在陽光下閃爍著冷冽的光芒。
那些已經嚇破膽的白軍,像無頭蒼蠅一樣向南狂奔,一直逃到了一座橫跨秦渠的狹窄橋樑前。由於這橋又窄水又深,擁擠不堪的白軍隊伍瞬間亂成一團。
許多人被後面蜂擁而至的同伴擠下橋去,掉入湍急的河水中,眨眼間就沒了蹤影,淹死的人數不勝數。
而那些僥倖沒有掉下橋的白軍,眼見逃生無望,只能硬著頭皮轉身再次與追兵展開殊死搏鬥。
然而,此時追擊而來的湘軍早已做好了充分準備。他們迅速抬出令人聞風喪膽的加特林機槍,對著負隅頑抗的白軍就是一陣猛烈掃射。
只聽得“噠噠噠”的槍聲震耳欲聾,每分鐘高達兩百發的子彈如雨點般傾瀉而出,打得白軍根本無法抬頭。
無奈之下,這些白軍只好又一次選擇掉頭逃跑。
可就在他們轉身之際,混亂之中又有一大批人馬被擠進河中,溺水身亡者多達上千之眾。
剩下的白軍見狀,只得繼續向西面落荒而逃。但西面卻是地形複雜,溝壑縱橫交錯。
湘軍的騎兵部隊猶如獵手發現獵物一般興奮不已,他們騎著高頭大馬,一邊縱馬疾馳,一邊不停地扣動扳機。
一顆顆子彈呼嘯而出,精準地擊中那些驚慌失措的白軍。
短短几里路程內,就有成百上千的白軍倒在了血泊之中。
經過一番激烈鏖戰,這場驚心動魄的戰鬥終於落下帷幕。
據戰後統計,此次戰役共擊斃白軍五千餘人,生擒一千零三十人,還繳獲了數以千計的戰馬和不計其數的軍械。
而湘軍這邊僅僅只有 二百多人傷亡,其中總兵章合才不幸右肋中彈負傷。
毫無疑問,吳忠堡之戰成為了劉松山進擊金積堡的第一場輝煌大捷!
劉松山率領大軍在吳忠堡郭家橋與白軍展開激戰,經過一番浴血奮戰後,成功大破白軍三十二堡。正當全軍士氣高昂,準備乘勝追擊之時,忽然下橋營的探子疾馳而來,帶來了一個令人震驚的訊息。
只見那探子滿臉驚慌之色,匆匆下馬跪地稟報:“啟稟將軍,前方新明教的靈州十營此刻正在擊鼓鳴號,士兵們迅速整隊集結,看其陣勢,貌似欲要偷襲我軍後路!”
聽聞此言,眾將皆面露驚色,議論紛紛。然而,劉松山卻站在原地沉思片刻後,斬釘截鐵地說道:“不可能,絕對不可能!”他的語氣堅定而自信,彷彿對某種情況有著十足的把握。
緊接著,劉松山下令道:“傳我軍令,讓所有新明教徒在左肩膀斜系一根草繩,以便於區分新老明教之人。如此一來,即便真有敵軍來襲,我們也能迅速做出應對之策。”
眾人對於劉松山的決定感到有些疑惑不解,畢竟這關乎著整個戰局的安危。
就在這時,一旁的董福祥開口解釋道:“諸位有所不知,雖說秦省明教乃是老教,甘省明教屬於新教,二者在教義和宗旨上存在差異,猶如水火不容之勢。但是,在對抗清軍這件事上,他們卻是齊心協力、同仇敵愾,毫無新舊之分啊!所以,劉將軍此舉或許正是基於對新明教的瞭解和信任啊,馬潮清此人不可不防啊!”
然而,董福祥雖然心懷正義,但畢竟只是一個地位低微、話語權有限之人,他向劉松山提出的建議,不出所料地遭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