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革命軍南方軍與清軍雙方僵持不下、難分勝負之際,東捻軍在賴文光和任化邦這兩位傑出將領的率領之下,如疾風驟雨般一路輾轉奔襲,最終抵達了武昌以及荊州一帶。
且說這支東捻軍,他們神出鬼沒、行蹤飄忽不定。先是於羅家整合功擊潰了新湘軍的得力大將郭松林所部,緊接著又以雷霆之勢迅速殲滅了沈紅賓所率之部。此後更是與彭梳橘所部狹路相逢,並與之鏖戰良久,最終竟能平分秋色、不分伯仲!
然而,經過如此一連串激烈的連續作戰之後,這支東捻軍計程車氣已然大不如前,變得極為低落。但即便如此,擺在他們面前的形勢依舊萬分危急——若不能成功突圍而出,那麼等待著他們的必將是曾國荃統領的新湘軍和李紅章麾下那支威名赫赫的淮軍的重重圍困。
果不其然,距離羅家集之戰僅僅過去了短短十日之後,時間來到了二月初,東捻軍與清軍之間再度爆發了一場規模空前的惡戰。此次向東捻軍發起進攻的乃是淮軍中的張樹珊所部。
當東捻軍那剽悍兇猛的馬隊如潮水一般洶湧襲來時,張樹珊臨危不懼,鎮定自若地將自己所統率的部隊迅速劃分為三個小隊,彼此相互策應、緊密配合,全力抵禦東捻軍的凌厲攻勢。一時間,喊殺聲、金鐵交鳴聲此起彼伏,響徹雲霄。雙方士卒皆捨生忘死、浴血奮戰,戰況之慘烈實乃驚心動魄!
這場激戰持續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直殺得天昏地暗、日月無光。終於,在經過漫長而艱苦卓絕的拉鋸戰後,東捻軍的馬隊由於久攻不下,且自身傷亡慘重,開始逐漸向後撤退。
就在這時,只見那東捻軍的步隊如洶湧潮水一般,向著淮軍陣地猛撲過來。
剎那間,喊殺聲、兵器相交聲響徹雲霄。面對如此來勢洶洶的敵人,張樹珊臨危不亂,他站在高處冷靜地指揮著所部淮軍嚴陣以待。
雙方展開了一場激烈異常的鏖戰。刀光劍影之中,淮軍士兵們個個奮勇當先,與東捻軍拼死廝殺。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這場激戰持續了許久之後,淮軍終於憑藉著頑強的鬥志和出色的戰術,再次成功地將東捻軍的步隊擊退。
此刻,太陽已漸漸西沉,天邊泛起一抹淡淡的晚霞,夜幕即將降臨。
戰場上瀰漫著硝煙的味道,不少淮軍將領望著逐漸黯淡下來的天色,紛紛建議此時應當暫且休整部隊,讓士兵們得到充分休息,養精蓄銳之後再去追殺東捻軍。畢竟經過長時間的戰鬥,大家都已疲憊不堪。
然而,一心想要儘快取勝的張樹珊卻堅決反對這種看法。他目光堅定地看著遠方,大聲說道:“如今敵軍剛剛敗退,正是我們乘勝追擊的大好時機!若是等到明日,恐怕就會錯失良機!”說罷,他毫不猶豫地率領著淮軍,趁著朦朧的夜色,朝著東捻軍撤退的方向疾馳而去。
一路上,淮軍將士們馬不停蹄地追趕著,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每個人的體力都在急劇消耗。儘管如此,他們依然咬緊牙關堅持前行。可是,追了很長一段時間,淮軍始終沒有看到東捻軍的絲毫蹤跡。
正當張樹珊準備率領他那支英勇無畏的部隊踏上歸途之時,突然間,四周爆發出一陣震耳欲聾、響徹雲霄的喊殺之聲!彷彿是從四面八方同時湧來一般,令人猝不及防。緊接著,只見一群群如疾風驟雨般疾馳而來的捻軍馬隊,猶如洶湧澎湃的潮水一般,迅速地朝著張樹珊所部猛撲過去,並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他們緊緊地包圍在了中間。
此時此刻,張樹珊心中猛然一驚,他瞬間意識到自己已然陷入了敵人精心佈置的埋伏之中。情況危急萬分,但他並未驚慌失措,而是當機立斷,連忙指揮著部下們急速撤退,試圖衝破敵人的包圍圈。然而,命運似乎並不眷顧他們,一切都已經太晚了。就在這時,東捻軍看準時機,毫不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