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87章 教派之爭

李德邦面色凝重地說道:“然而戰爭並非僅僅依靠兵力和戰術就能取勝,其關鍵在於後勤保障以及國家的經濟實力支撐。當你決定進攻他人時,充足的糧草供應是必不可少的條件之一啊!”

納龍聞言眉頭緊皺,有些難以置信地反駁道:“難道如今我們強大的南方軍竟然連為一個軍籌備足夠糧草的能力都喪失了不成?”

李德邦微微頷首,緩緩解釋道:“糧草倒是還有,但目前的情況比較特殊。這些有限的糧草資源必須優先調配給第八軍使用。”

納龍瞪大雙眼,急切地追問道:“這究竟是為何?”

李德邦深吸一口氣,繼續說道:“原因很簡單,第八軍現正駐紮於廣西一帶。他們不僅肩負著建造船廠的重任,而且還需由鮑將軍負責訓練新一批海軍將士。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其他幾個軍只能暫且採取防守策略,以確保整體局勢的穩定。”

聽完這番話,納龍不禁感到一陣鬱悶湧上心頭。他深知當前形勢嚴峻,但對於這樣的安排仍心存疑慮與不滿。

且說此時此刻,在那廣袤無垠的北方大地之上,各方勢力縱橫交織、錯綜複雜,宛如犬牙般相互交錯。

就在不久前,白軍於延安府遭遇了一場慘痛的失敗。

而在此戰過後,局勢愈發波譎雲詭起來。

為什麼說犬牙交錯呢?

還不是一個慶陽府周圍存在的勢力多如牛毛,第一慶北的董志源聯軍,慶南的革命軍,慶東的五萬土匪,還有穿插進來的各部清軍。

此時的白軍手下十八元帥,第一營白二虎,第二營於小虎,第三營韓形龍,第四營洪興,第五營陳林,第六營馮君幅,第七營王明章,第八營蘭明泰,第九營閻興泰,第十營沙學德,第十一營馬長順,第十二營張化雨,第十三營鄒保和,第十四營馬維穰,第十五營張四明,第十六營閻興春,第十七營馬玉良,第十八營馬進昌。

且說這董志源所率之聯軍,分為上、中、下各六營。

其中上六營,每營皆有五千精銳兵馬,當然白二虎除外,他計程車卒高達兩萬之眾。

中六營,則每營配備了三千雄兵悍將;而下六營嘛,情況卻有所不同,每營僅有兩千兵力不說,且多為老弱婦孺。

如此算來,此時此刻董志源聯軍總計也有八萬之眾。

董志源明教聯軍被清軍到處穿插,尤其是穿插到白豹鎮的劉倬雲部。

所以董志源決定拔掉劉倬雲部這顆釘子。

話說此時的馬潮輕的軍隊,他們自顧尚且不暇,又哪裡能夠對這所謂的十八大營施以援手呢?原來呀,這馬潮輕正被劉松山率領的清軍打得狼狽不堪、節節敗退。

也怪他事先未曾料到,這清軍的武器竟是如此先進!以三萬之數對陣對方二十萬大軍,竟然還能勢如破竹般地一路猛攻過來。

面對如此強敵,馬潮輕心中著實打起了退堂鼓。此刻的他,正在苦苦思索著究竟要不要選擇投誠這條路。

畢竟繼續死扛下去,恐怕也是凶多吉少。

可是為什麼他會完全不考慮加入革命軍呢?其中緣由說來話長,關鍵在於新老明教之間那激烈到令人咋舌的教派爭鬥!

如果我們從歷史發展的宏觀視角來審視這一現象,便會發現這場血腥戰爭背後所蘊含的複雜程度遠遠超出了人們的想象。

在這場殘酷的紛爭之中,每一個參與其中的人,無論他們最終選擇卑微地苟且偷生,亦或是壯烈地殉道而亡,其實都各自懷揣著屬於自己的那份堅持和理由。

然而,這些理由未必全然源於文化、宗教或者民族之間的衝突與矛盾。

實際上,對於大多數普通老百姓而言,他們僅僅只是想要在這個動盪不安的亂世當中艱難地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