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這個時候,張耀所率領的部隊也馬不停蹄地趕到了烏魯木齊附近地區。
左宗棠深思熟慮之後,下達命令讓陳玉龍所部繼續堅守哈密到奇台這一條防線,一定要確保後方的安全與穩定。
同時,左宗棠還特別指示劉錦棠,告訴他在作戰的時候必須要抓住關鍵之處,要懂得從敵人的要害部位下手。
只要能夠率先奪取古牧地以及紅廟這兩個地方,那麼烏魯木齊就會像放在口袋裡的東西一樣,輕而易舉就能拿下。
時間轉眼來到 1872 年 8 月 12 日,革命軍如疾風驟雨般迅速逼近了古牧地,並按照計劃分別在城東以及東北地區安營紮寨。
第二天清晨,天剛矇矇亮,阿古柏派遣前往北疆的數千名精銳騎兵就從紅廟疾馳而來增援。而此時,古牧地的守軍早已有所準備,他們在城東以及東北方向的山地之上構築起堅固的堡壘,大大增強了外圍的防禦力量。
面對這樣的局勢,劉錦棠當機立斷做出決策,他認為應該首先掃清敵軍在外圍設定的障礙,然後再集中兵力攻打堅不可摧的城池。
於是,他立刻下令讓黃萬鵬等人帶領著騎兵隊伍火速趕赴山前密切監視敵人的一舉一動;又命令步兵團兵分兩路,一路去攻佔山上的堡壘,另一路則進攻南關;最後,還安排炮兵團抓緊時間建造臨時性的炮臺,以便與步兵相互配合,對據守在山壘和南關的敵軍展開猛烈的炮擊。
隨著一聲震耳欲聾的炮響,激烈的戰鬥正式拉開帷幕!革命軍的步騎兵如猛虎下山一般,在強大的炮兵火力支援下,以排山倒海之勢勇猛衝入敵陣。他們士氣高昂,銳不可當,手中的武器閃爍著寒光,喊殺聲響徹雲霄。
轉眼間,革命軍就成功地攻佔了山壘和南關這兩個重要據點,一舉掃清了古牧地外圍的敵軍勢力。然而,狡猾的守敵見勢不妙,紛紛退縮排城中,企圖負隅頑抗。與此同時,阿古柏派遣前來增援的大批騎兵眼見戰局不利,竟然驚慌失措地向南倉皇逃竄而去。
劉錦棠將軍和金順大人身先士卒,親自策馬馳騁於古牧地四周,仔細觀察敵情。經過一番偵察,他們深知城內敵人守備森嚴,如果想要攻克此城,唯有采取強攻之策。於是,劉錦棠果斷下令讓各營將士從四面八方嚴密包圍敵人,不給敵人絲毫喘息之機。
時間一天天過去,終於到了 8 月 15 日這天,歷經艱苦施工,炮臺全部順利竣工。劉錦棠立即命令英勇善戰的團長譚拔萃率領營長莊偉等人操縱威力巨大的開花大炮,朝著東北面城牆猛烈開火。只聽得一聲聲巨響,炮彈猶如流星般劃過天際,準確無誤地擊中目標。伴隨著滾滾濃煙和碎石四濺,堅固的城牆瞬間被炸出一個巨大的缺口。隨後,炮兵們繼續瞄準這個缺口,持續不斷地發起轟擊,進一步擴大戰果。
兩天後的 8 月 17 日黎明時分,天色還未完全放亮,但戰場上已經瀰漫著緊張而又激烈的氣氛。此時,炮兵再次發威,一陣驚天動地的炮擊之後,南門也被成功轟開。早已等候多時的後續部隊見狀,立刻如潮水般洶湧而入,他們迅速拿起工具挖土填溝,以便後續大部隊能夠順利推進。進入城中後,革命軍與負隅頑抗的敵人展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巷戰。
就在戰況膠著之際,張耀所部也從城東北方向攻入城中。兩支隊伍如同兩把利劍,相互呼應,緊密配合,對敵人形成了前後夾擊之勢。原本還妄圖垂死掙扎的守敵,在革命軍如此凌厲的攻勢面前徹底崩潰。經過一番慘烈廝殺,大部分守敵都被殲滅殆盡,只有極少數僥倖從缺口逃脫之人,也未能逃過我軍精心佈置的埋伏,最終難逃一死。
這場激戰過後,守城的頭目王治、金中萬以及阿古柏部下多名將領均被擊斃。革命軍取得了輝煌的勝利,古牧地重新回到了祖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