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徐大人功勞再大可也越不過四公子和楊大人。”互市是由四公子從朝廷那裡爭取來的,四公子是首功,其次是楊大人,作為互市監敬業踏實,然後才輪到徐北。
蕭王爺一看就知道他誤會了,同情地看著他說:“老大人以為水泥之功如何?土豆、紅薯和玉米三樣農作物的功績如何?”
“當然是功在社稷利在萬民,無法衡量,後人定會記住王爺和世子的功績。”老臣萬分激動地說,這兩樣可為北地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此次來北地的各方文士見了後無不稱讚,心動不已,甚至有人想要建議蕭王爺,將這幾樣向整個大厲朝推廣,讓天下萬民再不用無法飽腹。
隨著這些文士的回去,北地和蕭王府的名聲會更加響亮,蕭王爺可不僅僅是會打仗的莽夫,治理北地同樣不遜色,等三樣農作物推廣開來,就連南地的百姓都會記住蕭王爺的好。
蕭王爺眼中同情之色更濃,說:“老大人可要撐住了,水泥是徐北這小子給出的配方並親自帶人研製出來的,三樣農作物,也是徐北這小子託萬家的人從南邊沿海地帶尋來的,並且親自試種後才上報王府,你說,我才封了他一個五品官,是不是太虧欠這小子了?唉,也是他太會來事,要是少做點功績我還能心安理得點。”蕭王爺擺出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樣。
什麼叫得了便宜還賣乖,說的就是蕭王爺這種人。
老臣當場驚呆了,半晌都沒消化掉聽到的內容。
這怎麼可能?
王爺絕不可能騙他的,將不是徐北的功勞推到他頭上,這兩樣功勞,無論哪一個放在一人身上都足夠飛黃騰達了,何況還落在同一人身上,王爺才給了個五品官,北地的官員就上竄下跳地叫屈了,真正該叫屈的反而一聲不吭。
老臣直到走出王府的時候還處於恍惚中,原來印象中的莽夫粗漢,形象豁然高大起來,心中頓覺慚愧,他居然也犯了個以貌取人的錯誤,誰說對朝廷有功的定要是飽讀詩書的,徐北這兩樣功績可是做再多的文章都做不出來的。
“老大人,怎樣?王爺說什麼了沒有?”等在府外的官員一見到他出來就跑過來急切地問道。
老臣之前還看不明白王爺為何用同情的目光看他,現在卻能理解了,他同樣用同情的目光看向這些焦急的官員,將王爺對他說過的話重複了一遍,王爺之所以告訴他,也就是想透過他的口告訴北地的官員,可以消停消停了,徐北,是蕭王府保定了的人,誰也動不得。
看著一群被炸暈了的官員,老臣揹著手搖搖晃晃地走了,讓這些人好好體驗一下他之前的感覺。
唉,他老了,管不了太多的事了,看到北地如今的形勢,他也能含飴弄孫安享晚年了,他們這些跟隨老王爺打江山的臣子,可以安心地去見老王爺了。
老大人透出來的訊息飛快地城內傳播開來,聽者無不震驚,難怪徐北一個粗漢會得四公子如此看重。
仔細想想,其實並不是毫無痕跡可尋,可他們都被自己的眼睛給矇騙了,幾乎無人把這樣天大的功勞往徐北身上靠,也只有非常熟悉徐北的人,多少知道一些內情,如祝康延和張猛萬秋實這些人,但知道得也不全面,張猛知道徐北託自己找來的正是後來推廣的農作物,可也不知道水泥這物同樣是出自徐北的手,聽到外面的傳言也是驚歎連連。
原本瞧不上徐北的人後悔不迭,早知如今,他們早該與徐北處好關係才是,單憑這兩樣功勞,徐北在王爺和世子心中的地位就不會下降,也無法下降。王爺既然把訊息傳出來,那就是讓天下百姓記住徐北的大名,是他引進了新作物讓百姓有飯可吃,將來誰還會跟天下百姓作對將徐北問罪,除非他是犯了謀逆大罪。
若是在朝廷,憑這樣的功勞早可以封爵了,也許……王爺和世子心中早就備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