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4部分

的那句出淤泥而不染,典出何故。眾人聽他一問,也都支起了耳朵,高文舉便解釋說。自從聽了謝姑娘的身世之後,他便將謝姑娘比作自潔自愛的蓮花,被她那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所感動,又見她對音律一道精通無比,這才特意聘請她作了高升客棧的專屬琴師。

眾人打蛇隨棍上,便問他為何非耍用蓮花來做比喻。高文舉一不留神就把周敦頤那篇《愛蓮說》中的幾句經典句子搬了出來,結果被大家發覺這似乎是一篇文章,接著往下追問時,高文舉才突然發覺,這時候。周敦頤他爺爺還不知道在哪呢,那篇名作自然是更加的沒影了。在大家的一再追問之下,高文舉很無奈,只得硬著頭皮再度抄襲了一次。當他決心將這篇名作公佈的時候,心道。既然如今盜帖發的要比原帖早幾十年,就索性灑脫一點。來個閃亮登場吧。

於是,高文舉便親自動筆。將那篇《愛蓮說》“抄”到了大榜上。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繁。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皆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在眾人一片稱讚聲之後,趁著大家目不轉睛的望著大榜上的短文細細口味的時候,高文舉使個眼色。帶著兩眼直冒星光的壽昌逃離了理,場。

回到高文舉的小院之後,柳三變很不解的問了一句,他之前一直追求要低調,為何如今又要出爾反爾,反而越發的高調了起來呢?

高文舉告訴他,因為孫福來那件事給他提了個醒,在這個世界上,你越是低調。別人就越當你好欺負,因此,自己也是不得已才高調出擊的。一來,是為了給客棧打個廣告。二來,也是為了讓跟著自己混的這些人心裡有咋,底,讓他們知道,跟著我高文舉混日子是不用提心吊膽的。

當然,高文舉沒有告訴柳三變他這麼做的真正原因,其實他揍孫小福來的時候,就是想試探一下各方的反應,順便想試一下壽昌的真實身份。結果雖然沒能如願,卻也讓他心裡多少有了個底。其次,他這麼做也有個很不得已的苦衷,就是管家馮有年對自己越逼越緊了,他現在高調在京城亮相,就是為了給馮有年提個醒,讓他知道自己不是他可以隨便左右的了的。

柳三變對他的解釋不置可否小但也沒有再追著往下問。只是大聲讚歎他今天的那一曲新詞和那篇《愛蓮說》。很肯定的說,不消三日,高文舉便可坐實了大宋第一才子的名頭,從現在起,到秋闈的這段日子裡。恐怕再也難得清閒了。

壽昌很不屑的插了一句嘴。說有人敢上門來挑戰,就直接把他轟出去,哪裡有功夫和他磨牙。柳三變就很熱心的做了一次講解,告訴她為什麼不能得罪這種人。聽的壽昌直瞪眼,良久之後才長嘆一聲,原來出名也不見得就是好事,末了又很同情的看了高文舉一眼,願他自求多福。

果然,《愛蓮說》問世不到三天,便風靡了整個京師,一時之間,大街小巷廣為流傳,高鵬這個名字再次成為了人們茶餘飯後提及次數最多的名詞。

同時,麻煩也不出所料的跟著找上了門。

書友“升心如止水”再次打賞了,老白灰常激動,啥也不說了。眼淚嘩嘩的。D!~!

..

056 出名也有副作用

二祖宗有句話,人怕出名豬怕養肥了就到了該爾用貽小候,人出了名自然少不了麻煩相伴。說到爭權奪利這方面來,中華民族殃殃數千年的傳統不可謂不博大精深,各種手腕花招層出不窮,多到讓人目不暇給。而其中最省力的一個法子便是,找到一個最出名的人,然後將他打敗,從而踩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