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89部分

那十策本來就都可用:下並汾、富民、封建、敦孝、舉賢、太學、籍田、選吏、慎刑、懲奸。哪個是沒用的?這回太宗吸取教訓了,也不計較他的霸王條款,且此時這十條也的確切中了時政要害,正好拿來一勺燴了。

張狀元就這麼走上了政途,而他的政治歷程中,最為濃重的一筆,卻並非是文才,而是軍功。幾年後,張狀元工作變動,被下放到代州做了知州。代州這個地方,就緊挨著雁門關,正是大宋與契丹交界的要害地界。就在張知州出任代州地方行政最高長官的日子裡,代州迎來了一聲極為嚴峻的考驗:契丹人打來了。

在太宗當政的時期,兩國之間的戰爭一直接連不斷,不是你打我就是我打你,像這種事情也比較常見。但當時的情況比較特殊的是,時任軍事最高長官潘美接到太宗的旨意,要求他將主要兵力抽調到太原方面,而在代州坐鎮的那位潘元帥的副手盧漢贇則完全沒有軍人應該有的勇氣,畏敵懼戰,龜縮不出,要學著當年楊無敵在太原守城的樣板與契丹人打消耗戰。每遇到張齊賢請兵出戰的時候,總是拒絕發兵,一副嚴防死守的嘴臉。

張齊賢在盧漢贇極不配合的情況下,用手頭僅有的兩千廂兵(禁軍歸盧漢贇管,人家不鳥他,廂兵屬於地方編制,歸知州節制),找到一個機會,毅然出擊,出奇制勝,贏得了那場戰爭中為數不多的一次區域性勝利。這一戰,張齊賢大獲全勝,生擒契丹北院大王的一個兒子,帳前舍利一人,陣斬兩千餘人,俘虜五百人,馬匹、車帳、牛羊、器甲等物資一大堆。戰後,張齊賢還很厚道的以盧漢贇的名義向皇帝報了功。不過後來這事還是傳到了太宗耳中,張齊賢又再度高升,步入了權力中樞,甚至一度做了宰相。

就是這麼個牛叉人物,試問高文舉如何能與他對著幹?先不說能不能頂的過這倔老頭,單從輿論方面來講,他一個新狀元,屁事還沒幹過,就想與人家老牌狀元頂牛,多少會落人些話柄。再說那件事在他眼裡或者是個錯誤,可在這個時代大多數人的眼中,卻是天經地義理所應當之事。從理法上,也是人家佔了優。

高文舉在這種情況下,才不鹹不淡的找了個謝媒的藉口去噁心了一把張前輩。可又因為有了皇帝和張齊賢這一打岔,那提議的正主就被揭過了,搞的他心裡那口怨氣沒能發洩出來。就這件事情上,高文舉多少覺得有些不得勁。今天又聽說了張齊賢要被任命為副相了,他更是鬱悶的不淺,沒想到那天噁心了老頭一把,反倒讓老頭揀了便宜了。這也從一個側面說明自己這個當皇帝的妻哥並非是什麼昏庸之輩,自己那點小把戲讓人家看出來了。無論百官怎麼看,皇帝這兒老頭的確是人情送到了。

想來想去,高文舉還是覺得自己在老頭這裡根本就討不到什麼便宜,最後決定,索性來個友情大奉送,你不是愛喝酒嗎?當年在鳳凰嶺釀出的那些酒裡,還有百來斤的酒頭被封存在京城高升的地窖中呢。這回就送給老頭兩瓶,權當恭賀老頭重回相位了吧。

本來高文舉是打算自己親自送去的,一來也好向大夥展示一下自己的氣度,好讓大家知道自己的確沒有計較的意思,二來也好趁機勸解勸解老頭,騙著讓老頭多喝幾兩。要知道這種酒頭,入口時感覺極好,但後勁卻大的不得了,一般情況下,只要稍微一過量,便能讓人醉上一整天。要是一個控制不住,連著三五天不省人事也是有的。這也算不上是害老頭,權當是自己純粹的在老頭面前找點樂子,也算是收回來點利息,將來在壽昌面前也好說的上話。看,為了你這點事,我連新相公都給灌醉了,這回總不能說我什麼都沒做吧。

可就在他叫了高興,喊了許猛打算出門的時候,南衙那邊突然來了個送信的,說是趙元佐請他過去見個面。大舅哥相召,高文舉不敢推辭,但又想著惡搞張前輩的事,覺得要是錯過了今天這個機會,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