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11部分

的躺在箱子裡睡覺,心裡癢癢卻只能眼紅。高文舉撇過這個不提,先把遂城倉的冬裝緊著威虜軍將士和那五千騎兵裝備了,然後再發動群眾按著五千人馬七天的口糧準備了乾糧肉食之類的東西。城外契丹人陣亡的那一萬多匹馬為製作肉乾解決了最大的難題,再有大倉裡的糧草補充,很容易就解決了糧草問題。

楊延昭雖然有些擔心傅潛會秋後算帳,可上有高文舉發話,下面將士們憤憤不平,你這都快完蛋了,人家眼都沒眨一下,你這會還替人家操這份心,真是給人當護院當上癮了?楊延昭無言以對,既然上下都一心了,他當然樂觀其成了,反正便宜也是自家佔。只是,第一次受到這種待遇的楊延昭心裡不免惴惴,以往連餉錢和糧草都要求爺爺告奶奶,還得經康保裔的援手才能按時拿到,如今突然就這樣了,感覺就好像一個流浪了多年的乞丐,突然就被某個富家翁找著了,說是他失散多年的兒子一樣,這份感覺啊,真讓人有一種如在雲端似的暈暈乎乎。

當天黃昏,對新式武器愛不釋手的孟良,硬磨著楊延昭和高文舉親自帶領探馬出去偵察返回了,帶回來一個不亞於晴天霹靂的訊息,契丹大軍是沒有向東繞,但人家也沒有與祁州那一路匯合,而是從高陽關和定州之間的空檔大搖大擺的穿了過去,而咱們守著十萬枕戈待旦精銳之師的傅大帥居然屁都沒放一個直到契丹大軍過了一大半的時候,定州城中才扣扣索索的出來了三千人應景,結果人家甩都沒甩這三千人一眼,反正步兵也趕不上騎兵,就這麼堂而皇之的招搖過市,定州趕出來那三千步兵,倒像是出城來給人送行的。

大家在地圖上稍一比劃就看到了其中的危機,契丹的大軍雖說已經不足十萬,可也有八萬出頭,這麼大的陣勢,一到中原鬧將起來,哪裡好受得了?

幸好高文舉楊延昭等人提前心裡有個譜,將士們也已經厲兵秣馬做好了出擊前的一切準備,可即使如此,在聽到契丹人居然大膽到從定州城下招搖而過卻沒得到任何有效阻擊,高文舉也好,楊延昭也罷,包括全軍上下所有人,無不憤慨,大罵傅潛是老烏龜,可老烏龜也有老烏龜的優勢,就是任你千般罵,我只不伸頭,反正也罵不掉一塊肉在定州城裡當面罵的那幾個都沒轍,何況百里之外的遂城這幾個小角色?

高文舉和楊延昭叫了諸將略一商議,當機立斷決定馬上出擊,絕對不能讓契丹人如此張揚的在大宋自家院子裡耀武揚威張牙舞爪。五千騎兵在李重貴和張凝的帶領下,盡數由高文舉率領,孟良率威虜軍的一個斥候小隊也歸高文舉暫轄,全力保障情報的準確性。至於楊延昭,大夥商量之後,一致認為遂城目前依舊在契丹的威脅之下,也只有楊延昭能鎮得住這場子。最後,楊延昭磨不過兩眼閃閃發光的兒子楊傳永的軟磨硬泡,向高文舉請求讓他兒子全文字也一同參戰。其實高文舉很明白,楊延昭是以為自己在執行一個不可能完成的自殺式襲擊任務,而自己卻參加不了,這才讓兒子一同參與的,這一點,他卻是看走眼了,高文舉上輩子受訓中最要緊的一條就是安全第一,任何情況下,保全自己才是第一位的,所以他的作戰計劃無論看起來多瘋狂,那可都是有一定的安全係數的。不過這樣也好,楊傳永拼上一回命,以後資歷就好看些,升起官來也有些底氣。他也就順水推舟的要下了楊傳永,反正他現在的身份只不過是個小校,也不怎麼影響大局,能把歷史上的名人納於帳下也算是一大成就,指不定日後就被人編成戲文傳唱呢。

萬事俱備,大家飽食一頓,各自帶好這兩天緊急從城中徵集來的白布製成的白袍,連夜打馬上路,有孟良這個地裡鬼為嚮導,又值臘月中旬,明月當空,繁星點點,月光和星光被積雪反射回空中,視線出奇的好,連火把都省了,大家快馬加鞭一路疾馳,趕在天亮之前,便已經趕到了高陽關。此時得報,契丹大軍便在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