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小百姓家的丫頭,用了便用了,睡一夜撂開手就是了,哪裡用得著費心搞什麼名分?一想到老孃那要吃人的目光,撓著頭道:“沒錯還是老孫你想的周到嗯,我先去老孃那裡回了話,再去外面吃酒耍子罷了。行了,我先去了”
孫廣見他就要往後宅走,連忙扯著道:“你就這麼進去呀?還滿嘴的酒氣呢,夫人問起來又要如何應對?”
李惟熙道:“是哦,雖然剛喝了兩杯,可多少還是有酒味,這可如何是好?”
孫廣嘆氣道:“這樣吧,你把老奴昨個託人買回來祭祖用的酒帶上,就對夫人說為了祭祖特意尋的好酒,怕那些人用劣酒騙你嚐了一口。”說著招呼一個小廝去自己房裡拎了一罈酒過來遞給李惟熙,想了想又小心的將那上面的泥封拍開自語道:“這樣就行了,少爺啊,老奴勸你還是收斂幾天的好,等過了年前這幾日,到年上再好好喝也不遲啊”
泥封一開,登時一股撲面而來的酒香便將李惟熙嗆了個頭昏眼花,他貪婪的深吸一口氣:“老孫,你這什麼酒?”
孫廣看了他一眼:“少爺,你可別打這酒的主意啊,這是老奴為了祭祖特地託人尋來三十年陳釀,你就是要喝也得等祖宗們用過之後,剩下的自然都是少爺你的了。”
李惟熙自打老爹倒臺家裡樹倒猢猻散之後,便將孫廣看成了極可信任的忠僕,雖然平日有幾分看他不起,卻也全然不像早前那般視他如走狗的態度,多少有那麼丁點尊重的意思了。如今見老頭一臉凝重,只當老頭是一心為自己著想,也挺感動,拍了拍孫廣的肩膀,卻還是沒說話,拎著酒罈就進了後宅。
孫廣看到李惟熙一路走一路不停的打量手中的酒罈,嘴角浮起一個微小的勾來,憑自己這幾句就能讓他不去碰那壇酒嗎?那也太小看李三少爺了
祭祖,是華夏大地傳統風俗中最重要的儀式之一。一方面是源於“百善孝為先”和“慎終追遠”的傳統觀念,在辭舊迎新之際對祖宗先輩表示孝敬之意和表達懷念之情;另一方面是由於人們深信祖先神靈可以保佑子孫後代,使子孫後代興旺發達。這一傳統習俗代代相傳,人們每逢一些特殊節日總要舉行祭祀儀式,感恩追始,祈求保佑。
歲末祭祖儀式是所有的祭祀中最為正式的一次。一般在臘月二十六到除夕之間這幾天下午舉行,地點嘛因人而異,帝王家在太廟,達官貴人們在自家家廟,窮人百姓們便是在自己同姓的祠堂之中了,祭祀的形式依條件而有所不同。
在祭祖的日子,應當參與祭祀的男性成員齊集家廟,事先已將應用的供器擦洗乾淨、供品預備齊全,把各代先人的神主(牌位)和畫像按輩份順序擺掛。隨後在祭司的主持下,所有人按輩份高低,分批向各位祖先上香行禮。
像李家這種情況,以前李至做了大官,京城中自然就有了家廟,家裡的祠堂自然就不必每年參加了,到了今年,李惟熙落魄歸來,當然免不了要參與到家族中的集體祭祀中去了,做為本家最有出息的一支,他的參加當然顯得極為重要了。
臘月二十八,是相橋鎮李家闔族祭祖的正日子。天還沒有亮,孫廣就將家裡的老少僕從們都趕了起來準備各色物事,以前自家在京裡當然不必理會這些,如今回來了,以後少不得要靠這些本族親戚們照應,在祭祖這事上更加的不能有半點馬虎。
東方露出魚肚白的時候,正主李惟熙終於搖搖晃晃的出現了,孫廣上前兩步一打量,馬上皺起了眉頭:“少爺,你怎得醉成這個樣子?”
李惟熙費力的睜眼看了他一下咂咂嘴道:“好酒”
孫廣一臉焦急跺腳道:“我的少爺呀,你怎得如此不知輕重?把祭祖的酒也給喝了?”心裡卻暗自得意,當然是好酒了,不是好酒怎好打發你上路?
感謝書友【莫賀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