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91部分

,一邊派總督府的官吏給災民們兩個選擇,第一個選擇是去剛剛被佔領的馬六甲港,那裡有現成的房屋和田地,唯一的缺點就是有些遠,第二個選擇則是去臺灣島,那裡雖然有不少漢人居住,但更多的地方都是密林,若是移民去那裡的話,雖然可以分到更多的田地,但卻需要靠自己的雙手開荒和建造房屋,而且臺灣距離大明也更近,不必再乘船奔波萬里。

對於臺灣的開發,周重早就想做了,畢竟這座面積廣闊的島嶼資源豐富,而且氣候十分適合耕種,再加上距離大陸又近,島上早就有不少漢人居住,唯一缺的就是大明對這裡的管轄,現在自己手中有權,而且又要遷移災民,所以周重就直接把臺灣島划進自己的治理地區,同時也打算遷移一部分災民充實臺灣的人口。

不過周重顯然低估了大明百姓的鄉土情結。以及他們對大海的恐懼。特別是許多災民在上了船後發生了暈船。結果每天都有人吐的痛不欲生,後來雖然好了一些,但對海洋的恐懼已經深深的印在他們的心裡。

也正是因為上面的原因,所以這些災民在聽到可以選擇留在離大明比較近的臺灣島時,立刻有一大半的人選擇了去那裡,沒有現成的田地和房子算什麼,只要有口吃的,家中又有勞力。田地可以開荒,房子可以重新蓋,而且聽說那裡全是樹林,木頭根本不要錢,有這些現成的材料,蓋個房子根本不是什麼事。

所以最後經常總督衙門的統治,這次遷移的三十一萬六千多百姓,最後選擇去臺灣的就有二十三萬人,選擇去馬六甲的人卻還不到十萬,由此可知這些災民是如何的眷戀故土。用他們的話講,臺灣畢竟在大明旁邊。等到他們死了,還能讓子孫們把自己運到老家埋到祖墳裡,但若是去了南洋,那可是一輩子都別想回來了。

對於災民們的選擇,周重雖然有些遺憾,但卻尊重他們的選擇,二十多萬人全都被送到臺灣,分成十幾部分定居在臺灣島各處,那些島上原來居住的漢人也被重新歸入大明的管轄,幫助官府安置那些災民,至於糧食也很好解決,占城和呂宋都是南洋的產糧地,價格十分低廉,派船去買就是了。

安排好去臺灣移民後,剩下的近十萬去馬六甲的移民也很快重新上船,這些移民之所以選擇去馬六甲,原因多種多樣,有些是因為家中勞力少,開荒建房很是吃力,所以還不如去馬六甲港,也有些是屬於膽大心細,從各方面打聽到馬六甲的富饒,所以決定去碰下運氣,更有些人是不想再從土裡刨食,聽說馬六甲那邊要開建各種作坊,需要大量的人手,雖然原因各不相同,不過只要他們願意去馬六甲,周重就十分高興,畢竟那裡才是近期開發的重點。

周重在雙嶼港一邊休息一邊處理移民的事,雙嶼港現在不但是海上的交易中心,同時也是他這個四海總督的治所,也就是政治中心,總督衙門也已經建造好了,平時周重就在這裡辦公,所有政令都是出自這裡。

移民的事馬虎不得,周重已經將這件事做為總督衙門的第一要務處理,總督府的幾乎所有官吏都在圍繞著這件事辦公,畢竟光是遷移還不行,這些移民遷移到臺灣和馬六甲港後的生活也是他們需要考慮的,糧食僅僅是一方面,田地和耕種所需也是他們必須要考慮的,否則一個不好就可能引發大亂子。

周重每天早出晚歸,幾乎是泡在總督衙門辦公,剛開始時他還有些不適應,畢竟之前他只是提督,管理的事情大都是軍務,不像政務這麼繁雜,可是現在要考慮幾十萬災民的吃穿用度,以及各地的開發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