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9部分

以現在忙啊!若是耽擱了日子,今年就只能種一茬了。”

“哦,是這樣啊!”趙瑜點了點頭,又問道:“不過其他家的地,這麼大一片,總得有幾個人來幹活罷?除草施肥什麼的,都不用做嘛?”

“大當家有所不知,插秧之後,農活就沒那麼重了。除草、施肥的活計,隔三岔五做一次就夠了。像今天太陽這麼毒,大夥兒都是大清早把農活做完,等太陽高了,就回去休息了。到了午後,就很少有人再出來忙。何況……”

“何況什麼?”

“俺聽村裡的老人說,這島上地力甚足,插下秧後,只要按時澆水,連肥也不用施,到時候就能開鐮收割。並不需多費心力。據說有些人家,都是花錢僱了奴工來插秧,中間放放水,等到了收成時,再僱奴工來開鐮,從頭到尾,根本就不用下地的。”張大牛絮絮說著,聽他地口氣,都充滿著羨慕。

“原來如此,倒長見識了!”趙瑜笑著點頭,眼神卻冷了下來。難怪每到農忙時,島上地奴工都忙得不歇腳。原來他費盡心力,花下大本錢找來的竟是一群懶漢。什麼都是奴工來幹,那招募他們作甚。此風不能長!趙瑜心裡盤算著,等回去後,要同趙文、陳正匯好好合計一下,怎麼把這些懶漢趕出來做活。招募這些人來臺灣,可不是讓他們來享福地。

趙瑜冷冷想著,嘴裡卻笑著問道:“張兄弟家中有幾口人?”

“就四個。俺一個,還有俺渾家和兩個小子。本來還想著讓兩個小子打個下手,但里正和村學的先生都說了,小孩子必須要讀書識字,都被趕著去上學了。”張大牛半帶抱怨的說著:“兩個小子,每年給先生的束脩,再加上買書本和筆墨紙硯的錢,說是要近十貫。俺過去辛苦一年都掙不了這麼多!這學費,真真實在是太高了!”

“讀書是好事。學了兩年,能寫能算,懂了些道理,日後也不懼被人誆了。若是學得好,考入義學,將來有個出身,光宗耀祖,不比土裡刨食要強?!再說了,哪有家有幾頃田,還不讓小子讀書的道理?”趙瑜說得語重心長。

臺灣島上共計八十七個村寨,各村寨的戶口在兩百到四百戶之間。每個寨子都有一個村學,視學生人數多寡,安排下幾個義學出身的先生,教授村裡的孩子識字和算術,兩年學制下來,一般能認識三四百個常用字,和基本的加減乘除。不過村學不是義學,上學都是要交錢的。就像另一個世界,十九世紀開國後日本,雖然學著德國普及教育,但由於沒錢實行義務教育,就硬性規定父母們必須讓子女入學,同時繳納學費,如若不從,就會直接關入監獄。而東海也是如此規定,若家中有年滿八歲還未入村學的子女——東海的村學也招收女孩子,但更高一層的義學卻只收男性——其家中貸款的利率就會加倍收取,三年免賦的政策也會取消,待其子女入學後,才會回覆正常,若是不能為子女繳清學費,也一樣會照此施行。儘管這種強制性的做法時有怨聲,但教化百姓是儒家最主要的理想之一,趙瑜佔著大義的名分,推行起來也有足夠的藉口,根本不俱百姓們反對。

趙瑜說話,張大牛哪敢反駁,頭點得如小雞啄米:“大當家說的是!大當家說的是!是該讀書,是該讀書!”他嘆著,“俺家的兩個小子也不是多聰明,俺也不求他們能讀出個什麼樣,也不指望能考個進士什麼的。只求他們在學校裡,跟先生們多學些些道理也就夠了!”

“當時如此!”趙瑜笑笑,環目四顧,又見著兩頭耕牛在附近吃草,有些奇怪,便問道:“張兄弟你家的牛怎麼就只有兩頭?”

“回大當家話。其實共有四頭。但兩個小的不頂事,所以只帶了兩頭大的出來耕地。要是剩下的四頭能早些發下來就好了,光靠兩頭牛,要耕完三頃地,還是有些難吶。”

趙瑜搖搖頭,嘆道:“這也沒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