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神氣法力恢復得都比平常更快。
繼續上行已到雲霧縹緲的高處,不時有朵朵白雲飄過,從遠處看是雲,走進去就是濃霧,能感覺到絲絲溼涼意。他們穿過了幾片雲,成天樂又問道:“此山路三十六彎,通往三十六片清修之所,都是有人住的嗎?”
履世答道:“這只是法柱峰的西面,所謂‘三十六洞天居’也並非全是房舍樓閣,正一門弟子金丹大成後若收徒,便可在這裡選擇一處道場傳法。像剛才你們所去的題心壁就是其中一處,那裡只有一道山泉、一灣水池、一片石壁。
和光師祖當年就是在題心壁破妄大成,後來也是在題心壁傳法收徒,這些年一直在那裡清修。但正一三山地方廣大,很多不經常出山的弟子並不住在這一邊,大多住在此山的另一側宗門眾修聚居之地。待會兒要見成總的人是我的師叔祖和曦真人,他也在山的那一邊。”
成天樂:“方才和光前輩提到了令師的修行,而據我所知,你五歲時就在正一門,那時令師尚未大成吧,你又如何拜在了澤名真人名下?”
履世解釋道:“脩金丹大道,需爐鼎發育成熟才可入門,年紀太小是不行的。我自幼在正一三山學的是別的東西,只是記名而已。我十六歲那年師尊破妄大成,我便拜在他的名下為正一門正式弟子。”
成天樂:“原來如此,請問正一門如今總共有多少位門人?”
履世:“在世門人有三代,總計一百八十餘人。……十年內也許還會有弟子記名,但除非機緣特別,否則暫時不會再正式收徒。”
這又是怎麼回事呢?履字輩弟子中如履謙者,修為高超已有脫胎換骨之境,但大部分人尚未大成,有很多年紀還很小。將這一代弟子調教成材,已經夠澤字輩那些尊長們操心的了,確實也沒有必要網羅太多門人,傳法不是傳教。
正一門在世的正式弟子,加上三位太上長老在內也不過一百八十餘人,聽上去不多,但已是崑崙修行界的第一大派。成天樂忍不住又問道:“履世道友,正一門中如今有多少位大成真人?”
履世答道:“我也不太清楚。”他居然迴避了這個問題。
史天一則插話道:“據我所知,正一門中如今大成以上修為者有三十多人,可能還有遺漏,但是差不多。”
這讓成天樂微微吃了一驚。三十多名大成真人啊,其中還有和鋒、和光、和曦這樣出神入化的劍仙。澤字輩弟子中強者應該也不少,比如那澤仁既然能直接繼承掌門之位,修為一定不會弱了,而履字輩弟子中也出現了履謙這樣的高手。
他只吃了一驚,假如換成另一位修士第一次聽見這種情況,估計會驚訝得下巴都要掉了,什麼樣的門派能有這種實力啊!成天樂的萬變宗目前只有十八位正式門人,可大成修士加上他自己在內已有七位之多,而且將來還會更多,以這個比例看,他也沒覺得有什麼。
假如修行各派尊長知道成天樂這麼想的話,估計會碎一地眼鏡。因為萬變宗的情況太特殊了,已有的這些妖修大多不是成天樂從入門起親自教的,都是各因大福緣而超脫族類成妖,遇到成總是另一種機緣轉折。比如任道直,拜入萬變宗之前早已玄牝大成,而兌振華遇到成天樂的時候,正卡在堪破妄境的關口呢。
千米高峰,對於成天樂等人來說攀登並不艱難,飄飄然便在雲霧縹緲間登上山頂。雲只在山間,峰頂是一片晴空,姜璋與成天樂不由得都發出了一聲驚歎,在這裡才能看清這片仙家洞天大概的全貌。
穿過一片開闊的谷地,對面是承樞峰,其高度與這邊的法柱峰相當,頂峰約相距十里。這僅僅是兩座山頂的距離,整個三山洞天的範圍則更為廣大。山谷的正北面,有另一座高聳入雲的巨大山峰,比承樞、法柱二峰還要高出百丈,那就是方正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