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基坦公國和進攻巴黎。
巴黎實際上實施的是佯攻來牽制法蘭西的軍隊主力,從而為另外兩支軍隊創造條件,所以擔任主攻的是腓特烈,
他率領十萬大軍殺入了勃艮第王國北部,這是他進攻的主要方向,這次戰役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奪取勃艮第王國北部,如果有可能,將整個勃艮第王國一舉拿下。
而中路軍從勃艮第公國向阿基坦公國進攻。
腓特烈任命中路軍元帥為魯道夫伯爵,北路軍擔任元帥進攻巴黎的是採列伯爵。
北路本來就是佯攻,而且巴黎又是重兵防守的,所以進攻沒有取得什麼進展,雙方進行了試探性的交手,損失都不大。
而中路軍魯道夫伯爵遇到了短斗篷亨利,他正率軍在阿基坦公國鎮壓反叛的貴族,包括埃莉諾的祖母和堂哥,而這時魯道夫伯爵七萬大軍已經殺了過來。
短斗篷亨利率軍迎敵,雙方旗鼓相當,在邊境展開了攻防戰,戰局基本穩定,誰也沒有佔到太多便宜。
而南路軍在腓特烈率領的十萬大軍強大攻勢下,在勃艮第王國負責鎮守的同樣是十萬軍隊,是由亨利的二弟小若弗魯瓦帶領。
由於這支軍隊是經過大宋調教的,特別抗揍,又是從大宋得到了軍費支援武裝起來的軍隊,所以戰鬥力還是很強的。
不過他們已經得到命令,不允許越境進入神羅帝國,至少沒有接到新的軍令之前採用防守。
所以腓特烈的軍隊其實在戰場上是處於劣勢的,但卻沒有遭到敵軍的強大進攻,保持著相對平衡的態勢。
戰爭開打之後,腓特烈就發現了這一點,他很緊張,他以為他調集了將近二十萬大軍,應該能夠勢如破竹的殺入法蘭西,至少能夠輕鬆的奪回勃艮第王國,可沒能想事與願違。
好在敵軍並沒有趁機殺過來,讓他得以喘息。
這時候其他兩個戰線的戰報也迅速地報了過來,得知另外兩條戰線的進攻也非常不順暢,北線攻打巴黎進攻不暢倒也罷了,因為那本來就是佯攻,但中線的進攻也同樣不順利。
在邊境上雙方打的難解難分,始終無法佔到便宜。
這讓腓特烈非常惱怒,如果是這樣的戰績,以後還談什麼爭霸整個歐洲呢?
連法蘭西都打不下來,準確的說是法蘭西的一個反叛的公國阿基坦,以及他的支持者諾曼底,面對這兩個公國他們都無法拿下,以後這仗還怎麼打?
腓特烈焦急之下,立刻寫了一封書信,派人緊急送往烏爾姆,交給妹妹伯莎,要求她立刻派援兵前來增援。
很快就收到了回信,伯莎告訴她哥哥腓特烈,當時內閣會上已經說清楚了,他們士瓦本公國的軍隊在這一輪進攻中不會參與進攻,所以他們不會趕來增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