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宋徽宗朝,除了蔡京他們私下裡大肆買賣官職中飽私囊之外,宋徽宗朝廷上也同樣對外出售官爵,但是由於賣的官沒有實權,而且也沒有正常官員的待遇,甚至很多連免徭役都做不到。
所以在宋朝買賣官職的生意並不紅火,當然蔡京等私下買官賣官另當別論,那是隻要給錢,一般什麼官職都能買到的。
太子妃提到的當然是官方的對外出售官職的行為。
她接著說道:“在太上皇,一個正八品的修武郎能夠賣到兩萬三千貫,咱們只要多賣幾個,這一百萬兩銀子賣了幾十個不緊要的官職,錢就到了。
而且咱們還可以長期的用這一項來籌措經費,供大元帥府開銷軍費,不愁沒錢。”
朱皇后有些猶豫,說道:“官家登基之後就再沒有進納授官一說,要是咱們重新拿官職來賣,朝野上下會不會議論?”
太子眼看有門路,可是母妃又要打退堂鼓,這個方法如果不用,那到哪去找錢呢?
他馬上說道:“母妃不需要出面,讓下面的人去操辦,將來出事由他們背黑鍋,牽連不到母妃,這樣咱們既能拿到錢又不用背罵名。”
太子妃也點頭說道:“是呀,找一個類似蔡京這種人,將來出事讓他背黑鍋就是。”
蔡京在北宋末年買賣官職幾乎已經公開化,明碼標價了。
當時市面上流行著童謠:“三千索,直秘閣;五百貫,擢通判”。這件事朝野皆知。
朱皇后想了想,說道:“你的意思是說找我們信任的人,用個人名義對外出售官職,而不是以朝廷。”
太子妃點頭說道:“是呀,如果朝廷出售官職,那必然會有官員上奏摺提出非議,甚至會很快把事情捅到父皇那邊去,父皇是絕對不允許拿官職來買賣的,即便是閒散官職也不行。
因為對父皇來說不差錢,但咱們需要錢,所以找個人私下裡賣,拿錢了卻給大元帥府開銷用,這樣可以避人耳目。
即便將來父皇知道了,娘娘也可以做解釋,說無可奈何之下只能行此下策,反正都是為了鞏固太子的權威。”
幾句話把朱皇后給說動了,是呀,自己最近連續作妖,做的一切不都是為了兒子鞏固太子之位,為了這一點冒風險也值得。
當下她便點頭說道:“這主意不錯,可是找誰來當這個冤大頭呢?”
對於這一點,太子妃就不再說話了,她如今知道自己的丈夫和婆婆膽子越發大,黃小潤那麼聰明的人現在也藏於人後,太子妃有些後悔了,她想身退,所以這種舉薦的事情自己還是閉嘴的好。
果然朱皇后也沒再看太子妃,那句話很明顯,也不是為了徵求太子妃意見。
她起身思索著最近籠絡的太子黨羽每個人品行和性格,思索著誰最適合。
最後她的思緒落在了剛剛提拔的兵部尚書万俟卨身上。
朱皇后其實對他不瞭解,但是從見過的幾面,初步感覺是這人是個笑面虎,這種人最適合用來當替罪羊賣官。
反正他剛剛成為太子黨,把他提拔起來讓他去做這件事,他一定會感激涕零,辦的妥帖的。
於是朱皇后說出了万俟卨的名字,太子和太子妃自然是雙手贊成。
隨後朱皇后傳令讓万俟卨到坤寧殿來見她,接著她把新組建的大元帥府缺少資金,難以招兵買馬和正常運作的事告訴了万俟卨。
万俟卨之前參加了會議,知道這個情況,但現在朱皇后再次跟他提起這件事,他還是有些擔心,生怕朱皇后跟他打秋風,讓他掏腰包。
他雖然有些積蓄,可是距離大元帥府需要的資金還差的太遠,他也捨不得那點辛苦錢。
不過是他表忠心的時候,捨不得孩子套不著狼,小錢捨不得是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