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執禮是戶部尚書,當然知道很多南方糧價便宜,之所以運到北方糧價會翻了好幾倍,其實都是虛高。 因為地方要從這些虛高的糧價中拿回扣,用來作地方開支,但如果讓糧商運糧賣給軍隊,那這些回扣就不存在,卻按官方之前的虛高糧價收購,那麼商人可就賺大發了,而地方也就沒了這項收入。 對此趙桓如何不知? 他冷聲道:“國難當頭,誰想發國難財,朕就先敲掉他的腦袋! 只要商人能把糧食及時送往北方戰區,保證軍糧的供應,朕允許他們多掙點錢。 商人要有利可圖才會積極踴躍,所謂無利不起早。不要捨不得這點錢。保證了軍隊糧食供應,將士吃飽肚子,才有力氣上陣殺敵。 各個城池有了糧食心裡才不會慌,堅壁清野之後百姓也才有活下去的糧食,不然就可能必然引起內亂,城就守不住。” 歷史上,很多城池不是被敵軍強攻下來的,而是被長期圍困之後糧草斷絕,發生內亂最終破城的,所以足夠的糧草是守住城池的關鍵。 聽到皇帝這番話,梅執禮只能點頭答應。 趙桓又接著說道:“另外再擬一道聖旨給南方各州縣,讓他們採取各種措施鼓勵經商,要把經濟搞上去,市場繁榮了,朝廷才能收到更多的稅,朝廷有錢了才能打仗。” 宋朝對商其實是很看重的,一直都給予足夠的重視,但也是相對的,尤其是南宋時期市場經濟才得到了更為有力的扶持和推崇。 因為南宋喪失了傳統的黃河流域的產糧區,在以農業稅為主的封建王朝,一旦失去農業稅,就會少掉一大截稅收。 南宋不得已只能大力發展商業。,收商稅,所以南宋時期商業發達遠超北宋。 也正是由於大力發展商業,南宋並沒有因為丟掉了黃河流域產糧區而稅收減少,相反還增加了,因為活躍的商業帶來了更多的稅收。 趙桓接著對梅執禮說道: “告訴南方各州縣,不能固步自封,要發展對外經濟,要想出具體的方法推行海外貿易,要大力製造能下南洋甚至到西洋的大船,要組建海軍護送商隊,與南洋甚至西洋做生意。 咱們的瓷器、漆器、紡織品和鐵器等等在那些地方能賣出天價。 而那些地方也有咱們急需的好東西。南洋的糧食一年三熟,水稻價廉物美。 大宋跟他們發展海上貿易,從他們那兒用我們的東西換糧食,走水路直接運到長江口,再從長江和運河送到華北腹地供給各個戰區。 走水路糧食的折損是最少的,這可以交給商人,朝廷只需要收稅,不要過多的干預商人經商,讓他們自己去發展。市場是最好的調節器。” 趙桓只給了大致方針,在自由經濟時代,小政府大市場是必須的,過多的干預只會束縛經濟的發展。 他要比當時的南宋走得更遠走得更快,要大力推行商品經濟,把宋朝的經濟發展起來,有錢才能打仗,才能組建最強大的軍隊,征戰四海。 梅執禮恭敬的記錄著,他對皇帝一連串的思路都有些懵了,之前想都不敢想的。 這盤棋太大了。 他對皇上的雄圖偉略著實敬佩,皇帝真的高屋建瓴,站得高看得遠。 他是戶部尚書,管錢袋子的,他知道商業對錢袋子有多重要,所以他對皇帝大力提倡經商十分贊同,這是來錢最快的辦法,而現在的宋朝最缺的就是錢。 宋朝有強大的經濟基礎,只要朝廷許提倡而且不人為阻礙,商業就會飛速發展。 由此一來,就能讓錢源源不斷的流入朝廷的腰包,根本不需要增加稅收,搜刮百姓,尤其是可憐的農民。 佈置完了梅執禮草擬聖旨的任務,趙桓讓軍器監監王尚來見駕。 在傳王尚的空檔,趙桓已經在龍案之上又畫了幾幅草圖。 王尚來到之後,磕頭拜見。 趙桓招手把他叫了過去,將那幾幅草圖放在他面前說道:“這是朕畫的新的投石機和火炮,你去按照草圖找工匠製作出來,一定要保密。 投石機要儘快完工。至於火炮,你們的冶煉技術可能跟不上,估計要炸膛,得反覆研製提高冶煉技術,這可能急不來,但是也不著急。最關鍵要先把投石機搞出來。” 要想建立一支強大的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