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的判斷,認為大宋皇帝這是虛張聲勢。 大越國都城,昇龍府。 李陽煥接到這封信之後,很慌張,把太尉楊英珥和太傅阮公平叫來商議,都判斷大宋這是在虛張聲勢。 他又跑去找了他的宸項宸英太后詢問。 宸英太后同樣認為不用理睬,料定大宋這時候不敢對大越國翻臉。 同時宸英太后還指出,占城也不過是想得到大宋皇帝的表態支援,並不是真正的希望大宋派兵在他國土駐紮。 請神容易送神難,如果大宋駐軍,到時他恐怕就要寢食難安了,占城皇帝不會做這樣的傻事。 因此由此可見,大宋皇帝不過是個態度而已,不必當真。 東京汴梁。 宴請群臣的次日。 李綱作為樞密使,在禮部尚書李邇旭的陪同下又單獨宴請了占城國的使臣湯勉。 酒宴上,李綱開門見山的對湯勉說道:“受官家之命,我特意來跟你商議,我大宋到底派多少軍隊駐紮占城國為好?駐紮在什麼地方?軍糧軍費等相關事宜該如何處置?還得商議好了再做定奪。” 湯勉連連拱手錶示感謝,隨後他瞧著李綱,似乎在精心組織措辭,生怕說錯了,讓李綱不高興。 他說道:“在我來之前,我主交代了,希望大宋能派兵三千駐紮在烏州。 軍糧和軍餉……,按理說應該由占城供應。可是你知道,我占城遭受吳哥王朝多年來的劫掠,北邊又被大越國多次入侵,早已被搶掠一空,百姓吃不飽穿不暖,也實在無力承擔大軍的費用。 而大宋國富民強,拔根汗毛都比我們的腰粗,能否請大宋自行承擔軍餉和糧草?感激不盡。” 李綱一聽氣的鼻子都歪了。 只讓三千人駐紮占城,這能幹啥? 也就表示個態度,而且還要求駐紮在烏州。 烏州是占城國與大越國實際控制線的邊境城池,他這是讓大宋軍隊幫他們守國門去了。喜歡重整山河,從穿成宋欽宗開始()重整山河,從穿成宋欽宗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