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被王彥一番痛斥,並警告說大敵當前誰再敢說這種話,定斬不饒。 部將們再不敢多說,隨後王彥帶兵憑藉天險防守,桑仲的兵馬已經有三萬,而王彥只有一萬,雙方兵力懸殊,所以桑仲很是囂張,揮旗下令進攻。 結果王彥橫刀立馬身先士卒,帶兵猛衝猛打,而桑仲的兵士雖然有三萬之眾,但都是落草為寇的流民彙集而成,還強拉了一些民夫充數,沒有什麼戰鬥力。 所以戰爭一開始,這些人掉頭就跑,別的將士看見有人跑了,便跟著跑,一時間兵敗如山。 而王彥的軍隊那是久經沙場的將士,雖然人數居於劣勢,卻有高昂的鬥志和強大的戰鬥力。 在王彥身先士卒的衝鋒之下,僅僅一萬兵士便將桑仲的三萬人馬打得大敗。 而桑仲亂軍之中被部下所殺,然後部下帶著他的人頭向王彥投降。 桑仲的這一股流寇就此覆滅。 張浚見王彥立了這麼大一個功勞,大喜之下,便跟吳玠一起上書請求皇帝對王彥進行嘉獎。 王彥當然是趙桓一心重用的人物,當即下旨任命王彥梅為金州、房州鎮撫使,軍政一把抓。 王彥接到任命,不由得喜出望外,這可是來自皇帝的直接任命,而且鎮守的地方又都是重要的城市。 王彥剛到任,新成立的大齊國就派出大將郭振,率領數千騎兵前來襲擾。 金軍為了扶持劉豫的大齊國軍隊,當真不遺餘力將許多優質戰馬都送到了大齊國交給劉豫,迅速幫他武裝出了一支騎兵。 可惜這支騎兵雖然用的是金國的優良戰馬,但軍隊計程車兵卻是宋人,而且還是沒有經過多少騎兵訓練的宋人。 於是儘管裝備精良,卻被王彥的軍隊打得大敗,統帥郭振也被王彥生擒活捉。 趙桓大喜,下令嘉獎了王彥。 並任命王彥為左軍副都統制,川陝戰區制置副使。 由於大宋對金作戰屢次獲勝,使得宋人對金人的恐懼大為減少,很多人遷回故土,那些當初堅壁清野被遷到長江以南的百姓又陸續回到長江以北。 可是他們回來之後很多人就後悔了,因為金人扶持了劉豫,建立了所謂大齊國。 劉豫剛當上皇帝,為了給金人掙表現,大肆魚肉百姓,對轄區內的百姓大肆搜刮民脂民膏,這些北遷的百姓叫苦不迭,後悔不已。 他們在長江以南的時候,那可是吃香的喝辣的,隨便都能找到掙錢的地方,想種地,只要你肯幹,有的是土地給你種,開荒還免十五年的稅賦,甚至朝廷還白白送給媳婦。 偏偏身在福中不知福,惦念所謂家鄉,非要死活返回故里,千里迢迢回來,沒想到卻掉進了災難之中。 於是乎,很多百姓又拖家帶口的準備逃出大齊國。 他們先是想逃到就近的大宋軍隊駐紮的五十個城池之一。 但是這些城池當然不可能輕易開城門,因為外面隨時都有金軍和劉豫的大齊軍,若開了城門,金軍和齊軍趁勢攻入城中,那可就慘了。 因此都是城門緊閉,勸他們回長江以南去。 於是乎,這些百姓又拖家帶口的往南遷。 劉豫得到這個訊息,趕緊派出軍隊沿線攔截,到處設卡嚴查南逃的百姓,抓了不少人。 這時,金國皇帝吳乞買派國相完顏宗翰到劉豫的大齊國視察,看看他這傀儡皇帝把大齊統治的如何? 完顏宗翰前往東平府,沿途之上遇到了不少拖家帶口往南行進的百姓。 不由得很是驚詫,隨便抓了幾個詢問,得知他們是要逃到長江以南,迴歸宋朝的。 完顏宗翰不由得滿臉陰霾,來到東平府見到劉豫。 一見面,完顏宗翰二話不說,狠狠一鞭子抽在了這位大齊皇帝的身上,打的劉豫哀嚎著跪在地上磕頭。 他可是皇帝,卻要給金國的大臣磕頭,他手下的那些所謂的文武百官一個個都覺得臉上無光,但也無可奈何,誰讓他們甘願當金人的走狗。 完顏宗翰怒氣勃發的,說道:“你這個皇帝怎麼當的?你的子民都要跑光了,你難道要當一個光桿皇帝嗎?如果是這樣何必要立你呢?立一個泥菩薩不是比你更好看嗎?” 劉豫也正為這事苦惱,一聽到國相完顏宗翰居然是為這個事,不由得苦了臉,急忙說道:“小王已經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