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按照國家之間交往的國際慣例,你們向我們遞交的國書,必須同時使用我們的文字,兩種文字都應該有,而且法律效力同等。 這封國書沒有用我們的漢語,所以我不能接受,請收回去吧。” 烏拉丁沒想到吳玠居然說話一套一套的,還搬出了國際慣例,他本身就是研究民法典的,對法律非常精通,見對方說的頭頭是道,不禁刮目相看。 其實吳玠哪裡知道什麼國際規則,這都是他們三位大帥在聆聽皇帝趙桓部署這次西征的任務的時候跟他們說起的,而且有一些還是在酒桌上說的,他們都用心的記下來了。 其中就包括國書的規則,畢竟趙桓對西方人嚴謹的法律思想印象很深,所以刻意為他們講解了與西方人打交道,尤其是與羅馬人打交道時,在法律層面上應該注意的事項,其中就詳細到了國書的書寫。 吳玠沒讀多少書,但記憶力很好,皇帝說的話他全記住了,當下便照搬了出來,居然說的頭頭是道的,連大法學家烏拉丁都有些暗自讚歎。 烏拉丁雖然也知道他理虧,可是嘴巴上卻不願意承認。 當下他冷笑一聲,說道:“如果是我們派使臣到你們的大宋朝去遞交國書,當然會使用兩個國家的語言。 但是現在這裡是我們羅馬帝國的領土,你們率軍侵佔了我們的領土。 你們作為侵略者,沒有權力跟我們說平等,所以我們的國書只有我們的語言,因為你是在我們的領土上。” 吳玠冷笑一聲,說道:“那我問你,你們所謂的羅馬帝國建國多少年了?” “羅馬帝國從一開始到現在已經有一千多年了。” “一千多年前,安條克這塊土地是你們的嗎?” “當然不是,那時候羅馬帝國還沒有成立呢。” “那這塊土地又怎麼成為你們的呢?是你們花錢買的嗎?” 烏拉丁頓時語塞。 他一生都在研究法律,但是對於歷史相對涉獵的比較少,尤其是安條克這麼偏遠的地方。喜歡重整山河,從穿成宋欽宗開始()重整山河,從穿成宋欽宗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