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還比較落後,尤其是對金朝而言。 金朝攻城戰是弱項,只要守城將士態度意志堅決,城裡糧草充足,兵士力量也達到基本要求,也就是與攻城金軍的人數比不低於一比四,那麼基本上就能守住。就算守上一年半載都沒有問題。 最典型的莫過於這之前的太原保衛戰。 這場城池保衛戰中,知府張孝純,宣撫司都統制王稟率領軍民死守,足足堅持了十個月,打退了金軍一次又一次的攻城,讓金軍損兵折將。 最後金軍沒辦法採取圍而不攻的辦法,圍點打援,重點打前來增援的援兵,並且困死太原城。 太原城畢竟糧草有限,堅持了十個月之後,最終因為沒有糧草,也沒有救兵能夠增援,最終城池被金軍攻破。 由於這個時候的投石機還是用人力操控,對城池的破壞有限,而金對城池缺乏先進的大型攻城器械,攻城策略也不足。 所以在宋金戰爭中,但凡遇到宋朝守城將士死守的,金軍很多時候無法破城,不得已只能繞城南下。 因此,守城戰是現在敵強我弱時趙桓不得已的選擇,也是明知的選擇。 他敢於把這些皇子們送到這些選中的城池去幫助防守,是他反覆研究史料的結果。 他已經推算出哪些城池能守得住,他當然不會把自己這些親兄弟送去根本守不住的城池送死。 他只是給這些城池的堅守再添上一個重重的砝碼。 但是,這十幾個成年皇子當然不知道趙桓是成竹在胸,一個個嚇得面無人色。 便在這時,趙桓的親妹妹榮德帝姬趙金奴拉著丈夫曹晟,走到了趙桓面前。 趙金奴福禮說道:“官家,我夫君說了,他願意去輔佐守城,無論陛下派他到什麼城池,他都願意去,粉身碎骨,死而後已。” 趙金奴的聲音雖然不高,但大殿之中十分安靜,此話一出,使得在場皇子不少人都面有愧疚。喜歡重整山河,從穿成宋欽宗開始()重整山河,從穿成宋欽宗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