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65章 曾經輝煌的帝國

量的耕地去種植了大宋高價收購的經濟作物,導致本國糧食減產,但是對外貿易緩解了這個問題。

既然內無憂患,外無強敵,又何必去惹是生非?而且還是挑戰龐大的後遮婁其王朝呢?

他跟後遮婁其王朝其實是接壤的,但是接壤的範圍非常小,只有百餘里。

而這塊地方卻又租給了帕拉瓦拉了,所以實際上他實際控制區沒有跟後遮婁其王朝接壤,這就讓他更沒有興趣去跟後遮婁其王朝拼個你死我活了。

雖然帕拉瓦拉給出的許諾聽著很誘人,但理智的國王都沙迦還是拒絕了帕拉瓦拉結盟的請求。

反倒是後遮婁其右邊的一個小的國家喀喀提亞王朝同意了與他結盟,共同出兵攻打後遮婁其。

喀喀提亞王朝現在的國土也就跟切迪差不多,算是印度半島上最小的王朝之一了。

但實際上在三百年前,他在印度半島上是一個龐大的帝國,佔到了整個半島的四分之一的國土,而那個時候的朱羅王朝和後遮婁其王朝都是他的小弟。

非常另類的是,喀喀提亞王朝是印度半島中由低種姓的首陀羅階層創立並統治的王朝,這在整個印度半島王朝中首屈一指。

印度的種姓制度把人分成三六九等。

在公元前一千多年前,來自中亞的雅利安人進入印度,統一了整個半島,並創立了種姓制度,將國民分成四大類,——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此外還有不入流的不可接觸者被稱為賤民。

首陀羅在種姓制度中處於最低層,但是就是來自於首陀羅的一位英雄創立了喀喀提亞王朝,並迅速擴大了疆域。

他們作戰勇猛,藉著王朝之間相互爭戰的機會擴大疆域。屢戰屢勝,以至於成為半島上龐大的帝國。

可惜好景不長,木秀於林風必摧之,正是因為帝國太過龐大,而且又是低種姓建立起來的王朝,這個王朝就成了整個印度半島上其他王朝的眾矢之的。

因為其他王朝基本上都是由婆羅門和剎帝利做統治的,怎麼可能容忍一個低種姓的階層建立的王朝長期存在?

在一眾王朝聯合打壓下,喀喀提亞王朝屢遭失敗,疆土迅速萎縮,到了現在的,淪落為半島上不值一提的小王朝。

他們有著祖先的驕傲,有著帝國的輝煌,有著對命運的不甘,他們也想重新恢復祖宗的榮耀。

而且他們只是一群種姓底層的人建立的國度,正所謂光腳不怕穿鞋的,他們拿得起放得下。

所以在帕拉瓦拉要與他們聯盟共同進攻後遮婁其的時候,他們的國王門達幾乎立刻便同意了帕拉巴瓦拉王朝的提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