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97部分

皇太極透過此次出使大明也感受得到自己與大明之間的戰爭將不可避免且就會在不久的將來發生。

只是這裡面的戰略態勢已經發生了變化,昔日的建奴已經從戰略進攻變成了戰略防禦,而昔日因薩爾滸之戰的失敗而進入戰略防禦的大明此時已然轉入了戰略進攻。

不過,皇太極並沒有因為戰略態勢的變化而失去與大明一戰的決心。

相反,現在的他要與大明決戰的心反而更加強烈,這不僅僅是基於他現在對朱由校的仇恨已經加深了一層,也不僅僅是因為他對中原之主的渴望又加深了一層,而是他要想持續獲得建奴內部各大勢力的支援,就必須透過對外戰爭證明自己的統治合法性。

另外,皇太極不認為現在的大明比之前強大了,自己就一定會輸。

在皇太極看來,自己父親努爾哈赤以十三甲起兵,最後尚且能戰勝大明,且連下其遼東數十城,而如今自己卻有數十萬雄兵,難不成還不能與大明一戰乎?

雖然這二十萬裡,很多都是昔日從科爾沁部和喀爾喀部以及土默特部等收集的蒙古殘餘勢力以及昔日佔領遼東時所搶掠的漢人人口。

但皇太極認為在歷經如此久的訓練後,自己的滿蒙漢三旗是不懼與大明一戰的!

更何況還有蒙古林丹汗部和羅剎國等為外援,以及自己這邊主力依舊是騎兵,機動性強,依舊可以隨時進行迂迴作戰。

朱由校自然也知道建奴此時尚且還有一戰之力,皇太極和多爾袞等作為歷史傑出人物或許真的在軍事指揮方面有異於常人的天賦,所以他這次也不得不準備周全,舉全國之力發動對建奴的戰爭。

“陛下,如今建奴兵力主要集中在盛京和赫圖阿拉這兩個重鎮,不過,其大清製造所和糧草等主要囤積在赫圖阿拉,從某種意義上說,赫圖阿拉比盛京城更為重要,雖說我奪回盛京在政治上是對我大明最具有意義的事,但從對於滅掉建奴勢力的角度看,先佔領赫圖阿拉對建奴的破壞更大,可以使建奴數年養精蓄銳的物資毀於一旦,那建奴勢力也就成了無本之木,無根之水。”

盧象升對著地圖向朱由校說明著目前如何攻打建奴更為有利,而一旁的楊嗣昌也同時提議道:“陛下,微臣認為盧閣老所言甚是,但我們可以來個聲東擊西之計,我們可以先將部分兵力雲集在廣寧城一帶,做出要兵圍盛京城的樣子,而同時透過海運將大部兵力運到朝鮮,以朝鮮為跳板直接進攻赫圖阿拉,打皇太極一個措手不及!”

如今因為朱由校這個穿越者的到來,盧象升和楊嗣昌的政治命運發生了變化,直接調換了一下,盧象升成了內閣閣老,而楊嗣昌則是兵部堂官。

但朱由校不得不承認的是,這兩個人都是這個時代明末少有的幾個能堪大用的帥才之一,朱由校不知道這兩個人的能力能否與皇太極和多爾袞這兩個韃子中的優秀人物有一比。

但在朱由校看來,即便是他們或許真的要比皇太極和多爾袞要差點,在接受了自己提供的超前軍事理論知識培養後再加上新的軍種出現,應該能讓他們擁有比皇太極和多爾袞更睿智的眼光。

而且,作戰除了講究天時地利還有人和,現在的盧象升和楊嗣昌不是原本歷史上的楊嗣昌和盧象升,兩者之間基本沒有什麼矛盾,而相反,倒是建奴的皇太極和多爾袞是有矛盾和嫌隙的,所以,這也算是對大明有利的一面。

更何況,現在的事實是,即便在軍事才能上比不上皇太極和多爾袞,單靠大明現在的軍隊實力已經完全可以碾壓建奴的二十萬大軍。

建奴真正強悍的是他的八旗騎兵,但禁衛軍透過與蒙古科爾沁部和喀爾喀部騎兵以及哥薩克騎兵作戰後的經驗表明,現在的禁衛軍的步炮協同以及飛行營和化學武器的加持,已經完全可以不懼怕任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