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工人時,美國的公民——在美國接受教育和培訓——為什麼會無能為力?美國公眾還反對對那些由外國工人處理的私人資訊和敏感資訊不進行保護,一些人還對失業工人再培訓和再就業的公共成本以及美國的未來創新提出了質疑。①同時,華盛頓的政客們對公眾關於外包的呼聲似乎充耳不聞,而美國資訊科技產業中的跨國公司巨頭正在對白宮施加壓力,以便“維持白宮不干涉和不管制外包的做法”。①
外包是全球化和新自由主義的產物,使全世界無數人陷入了貧困。如今,它正在毀滅美國國內許多人的生活。人們不禁要問:這種毫無意義的程序何時才會結束?
日本的泡沫經濟(1)
在1988年日本經濟擴張高潮之際,美國記者丹尼爾?伯斯坦(Daniel Burstein)發出了一項不祥的警告,即日本的經濟和金融實力不久就會凌駕於美國之上。特別是:日本購買了美國的國債、曼哈頓的房地產以及日本在美國設定工廠,這些都會在不久的將來帶來一個重新武裝了的日本,從而對美國構成威脅。①
在經過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破壞後,日本經濟開始復甦。始於1951年的朝鮮戰爭使日本的工業再次繁榮起來,因為美國對朝鮮戰爭的介入需要大量的物資和其他產品。②由於新技術的引入,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日本的經濟復甦一直持續著。日本的貿易政策增加了日本產品在國際市場尤其是美國市場上的份額。日本經濟的這種增長持續到20世紀80年代,並且日本也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③
儘管20世紀50年代和60年代的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為日本經濟注入了一針強心劑,但70年代的石油危機前所未有地加強了日本汽車工業的實力。日本汽車製造商立即抓住機會,生產低油耗的小型車銷往美國市場,而其成本只有美國汽車的一小部分。日本成功地主宰了美國的汽車工業。在80年代,日本開始把目標瞄向電子工業。索尼和日立等日本公司開始生產計算機晶片和電路板等電子硬體。④
由於貿易盈餘和經濟上的支配地位,日本成為一個富裕的國家,不僅生活水平很高,而且人均壽命也是世界最長的。日本人均GDP位居世界首位,並且成為世界最大的債權國。①日本公司不僅購買美國的電影公司、加利福尼亞和曼哈頓的地產,而且為了取悅美國政府還購買美國的國債。然而,許多美國人把這視為一種不健康的發展。美國的經濟實力和對世界的支配地位開始遭到侵蝕。正如哈佛大學經濟學家、後來成為克林頓政府財政部長的勞倫斯?薩默斯(Lawrence Summers)所警告的那樣:“以日本為首的亞洲經濟陣營正在形成,大多數美國人覺得與蘇聯相比日本有可能成為美國更大的威脅。他們的感覺是對的。”②
因此,美國財政部的金融戰略家們被迫制定了一項新的計劃,應對所謂的日本挑戰和美國貿易赤字,而這一計劃給日本經濟帶來了破壞性的影響。來自世界最大經濟體的財政部長們聚集在紐約廣場酒店,並於1985年9月22日宣佈了“廣場協議”。這份協議要求:日本實施更寬鬆的貨幣政策;所有國家對貨幣市場進行干預,壓低估值過高的美元;美國削減它的財政赤字。在會議之後,日本作出了擴大國內需求的進一步保證。
到1987年底,由於各國政府的這些政策變化,美元對德國馬克和日元的匯率從1985年的最高值下跌了54%。③日本銀行(The Bank of Japan)逐步調低利率,到1985年降低到%。廉價的貨幣進入東京股市和房地產部門。商業地產的價格猛漲,並且“單是東京的價值就超過了整個美國”!在1955~1990年間,“日本的地價增長了70倍,並且股市增長了100多倍”。④
在簽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