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項南照例是和妻子、兒子一起回家。 寧衛國、齊愛紅歲數大了,身體越來越不好了,能陪他們的日子也越來越少了。 正月十五過後,項南一家又來到香江。 零三年,香江電影再度衰退,總收益已經少於十億港幣。相比巔峰時期,萎縮了三分之二。這使得大量電影公司倒閉,大量從業人員陸續轉行。 就連鄒文淮都想要賣掉嘉禾,不要再堅持下去了。畢竟現在嘉禾旗下,已經沒有了像成龍、項南這樣的巨星,僅存的洪金寳、甄紫丹等人根本沒有扛票房的能力。 再努力下去,也只是賠本,自然不如不做。 項南聽說之後,專門去拜訪了一下鄒文淮,以十億港幣的價格將嘉禾買了下來。 其實嘉禾現在的實際資產,也就值五億港幣左右。因為它除了片庫中的一百餘部電影外,以及那個上市公司的殼外,幾乎沒有什麼像樣的資產了。 嘉禾的斧山道片場是租得,辦公大樓倒不是租的,不過地段很偏,算不上是多好的大樓。除此之外,還有十幾家戲院。但除了裡面的裝置之外,房子也是租的。 另外,嘉禾還有一些明星的片約。比如梅妍芳、王柤賢、林清霞、鍾楚紅等,都和嘉禾有片約沒清。 不過她們現在退圈的退圈,嫁人的嫁人,去世的去世,想把她們再找回來拍戲,自然也是不可能的。 因此,現在的嘉禾實際上就是一個空殼子,早已不是八零年代群星薈萃、睥睨全球的影壇霸主。 項南之所以肯出十億港幣,也無非是看在以往交情的份上。畢竟當初也多虧嘉禾,自己才能去美國發展。 雖然期間有過一些矛盾,但時移世易,都不需要再提起了。 …… 亞視方面,落戶內地已經三年時間。 三年時間,亞視在內地取得了很不錯的成績。 一方面,它的節目相比內地更有創意,投資更大,製作也更精良。比如《花樣爺爺》,去歐洲、去美洲、去澳洲、去非洲……到處旅行,看遍世界各國不同的風景。 而內地的綜藝節目,此時還是以室內綜藝為主,跟這種室外真人秀節目,自然沒有辦法比。 一方面,內地的經濟尚不發達,而香江的經濟還算不錯。區區人口七百萬的城市,GDP約等於內地的十分之一。 所謂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也正因此國人看香江娛樂圈,還是以仰視的角度來看。湘江的電影,香江的音樂,香江的劇集,此時還是很有吸引力的。 再過幾年,香江GDP僅相當於內地的百分之三時,內地觀眾對香江娛樂就完全喪失興趣了。 “珊珊做得好啊。”項南笑道,“亞視能在內地落地生根,你居功至偉。” 亞視落地三年時間,不僅開啟了內地市場,而且還獲得了廣告商的青睞。現在亞視每年的廣告收入增加了五億港幣,已經初步實現了收支平衡。 對亞視來說,這已經很不得了了。畢竟在此之前,亞視多是賠錢的時候多,賺錢的時候少。 “大哥,你把公司交給我,那我自然要幫你守好這一攤了。”珊珊笑道,“對了,大哥,別光誇我,你覺得我還有哪裡做得還不夠,幫我指點一下吧。” “你已經做得很好了。”項南笑道,“不過,以後的重點最好是放在內地市場。 你也知道,香江就七百萬人口,就算全部看我們亞視,也就那麼點人而已。但內地就不同了,十二億人口呢,那裡才是最具潛力的市場。 現在內地的電視臺都在搞製播分離,我估計以後,內地電視臺所有的節目,都有可能是由外面的公司製作。 而我們的亞視節目製作能力無疑是很強的,所以我們有能力在內地分上一杯羹。你覺得呢?” 所謂製播分離,就是電視節目的製作主體和播出主體分離。簡而言之,就是電視臺不再負責製作節目,只從外界採購節目來播放。 製播分離的好處就是引入了【市場競爭機制】,由之前的領導說了算改為市場說了算。這樣更容易誕生好的節目,也更容易促進廣播電視產業的發展。 因此內地電視臺從九零年代中期開始,嘗試製播分離,一直到現在仍在改革當中。項南知道,未來大部分電視臺的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