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26章 【孤臣】

經過半個多月的審理之後,項南終於將監糧一案審結。 和珅也和福康安一起,東西夾擊,將三千毛子兵剿滅。 隨後,兩人正式啟程,返回杭洲行在。 “紀先生案子辦得真好啊,甘州官場,從上到下,幾乎被你一掃而光。威風!豪氣!”和珅笑道。 “和大人說話不必如此泛酸。”項南擺擺手道,“有罪就當受罰。甘州百官營私舞弊、聚斂民財,又不是我教他們的。他們現在罪有應得,又豈能怪在我身上?” “紀先生,聽和某一句勸,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走得穩當一點,別到處得罪人。”和珅苦口婆心道,“你看因為你,別人丟了官,掉了腦袋。你卻升了官,於心何忍呢? 再說你也不想一想,你現在得罪這麼多人。將來萬一你出了事,誰還會替你說話啊?想想、想想。” “多謝和大人的美意。”項南拱了拱手道,“可和大人你不明白,紀曉嵐就是皇上手中的刀。 皇上難道不知道我紀曉嵐嫉惡如仇,鐵面無私,執法如山麼?可他為什麼還要派我來甘州查案呢? 就是因為甘州官場已經爛得不成樣子,難以收拾,所以皇上才不得不命我前來,大刀闊斧的進行肅貪。所以我抓得貪官越多,皇上才越高興。 再說,紀曉嵐是科甲正途出身,同窗、同鄉、同年,若想揪群結黨,實在是再容易不過。皇上對此一直忌憚不已。 鰲拜、納蘭明珠、索額圖、隆科多、張廷玉,這些備受皇上寵愛的重臣,得意時無不權傾朝野。但就因為他們結黨營私,危及皇權,所以最後全都被處置了。 因此,紀曉嵐就必須做孤臣。我得罪的人越多,我反而越安全。 相比起來,和大人廣交朋友,與人為善,一呼百應,揪群結黨,看起來是風光不已。可是殷鑑不遠,和大人想過今後之事麼?” “你……”和珅被項南一番話說得無言以對。 他本來以為項南是傻瓜,頭腦不清楚,做個清官,一點便宜都不佔,實在是太蠢了。 但現在看來,項南顯然比他想得明白。對皇上來說,忠心是第一位的。越是孤臣,越得罪人,越不可能謀逆,皇上就越肯重用。 只可惜的是,他現在積重難返,想做孤臣都做不成了。恰如項南所說,自己現在的確風光,但殷鑑不遠。 納蘭明珠、隆科多、張廷玉,當初又何嘗不是權傾朝野,一呼百應,可是最終的下場卻都令人膽寒吶。 …… 項南、和珅、杜小月、蘇卿憐等人一同返回杭洲。 此時,和珅才見到蘇卿憐。見她與項南、杜小月同乘一車,親親熱熱,不禁嫉妒得不得了。 要早知道,王亶望那麼不中用,他都留在杭洲查案了。到時候,王家的財產、王家的女人,可就都歸他了。哪至於讓他千里迢迢跑去甘州。 不過他嫉妒了一回後,又偷偷地笑了起來。 因為他心裡清楚,蘇卿憐這樣才貌雙全的女子,不只他喜歡,皇上也喜歡。 項南得到她,看似是幸運,其實是不幸。這等於是跟皇上搶女人,將來還能有他的好兒麼? …… 一路車馬兼程回到杭洲,項南、和珅同到行在,向皇上彙報監糧、剿匪事宜。 “皇上,甘州官員自監糧伊始,就從未收過一石糧食,全部摺合為銀兩。並加收公費四兩,雜費一兩,即每名監生交納五十五兩白銀。而王廷贊接任布政使後,再加收雜費一兩,升至五十六兩。””項南匯報道,“王廷贊接任布政使後,再加收雜費一兩,升至五十六兩。” “哼!”乾隆一聽,頗為震怒。 “歷年甘肅所報災情,全是捏造。事先,各道、府、縣首官,會集布政使司衙門,王亶望將各地災情程度分配好,實屬欺君罔上。 另外,二十六州縣申請建倉、儲運,國庫撥款計二十萬兩,全部吞沒,未見一磚一瓦。也從未用監糧之銀,購糧放賑。 那些監糧所得的銀兩,全部被他們瓜分殆盡。皇上,經紀曉嵐詳查,甘州侵吞十萬兩以上的官員,就有五人;侵吞兩萬兩以上,以及不足兩萬兩,但侵吞建倉銀的官員,共計二十二人; 貪汙一萬兩以上者三十七人;貪汙五千兩以上者八十二人;貪汙一千兩以上者,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