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來到瑞典半年時間,別說用瑞典文寫文章,就連日常對話都還是磕磕絆絆。 以至於來瑞典半年了,他們幾乎連門都不敢出,更不要說出去社交,或者找工作了。整天就悶在家裡混吃等死,簡直氣死人。 “看看燕西,再看看你們自己,像什麼樣子。你們好歹也是讀過書、做過事的,怎麼能如此不濟。”金銓看著三個兒子,恨鐵不成鋼的道。 金鳳舉、金鶴孫、金鵬振也是倍感愧疚和自責。 只是他們三人已經自在慣了。小時候家裡寵愛,飯來張口,衣來伸手。長大之後,由金銓安排,直接進機關工作。 因為父親是高官,他們在機關自然逍遙。好似金鶴孫說得,他平時到單位,就是喝茶、看報,一點正事都不用做,還能按月兒領工資。 平時吃個大餐、看場大戲、逛逛衚衕,身邊還總有一幫人哈著……這樣悠哉閒適的生活,自然很容易就把人養廢了。 現在別說讓他們自立自強,光是戒掉這一身懶骨,都不知道有多難。 就像滿清末年那些旗人,因為一輩子都沒做過事。一旦清朝垮臺之後,立刻就沒了生計,只能把家產典得典、當得當,直至家產盡喪淪為乞丐,飢寒交迫而死。 因此,金銓雖然說了鳳舉、鶴孫、鵬振三人,讓他們有了悔改之意,只是他們卻仍然戒不掉好吃懶做、好逸惡勞的作風。 只是當時有所振奮,但很快就又故態復萌。讓金銓看在眼裡,都恨在心裡。 項南得知此事之後,找到金銓商議,“父親,大哥、二哥、三哥之所以不長進,主要還是因為您是大家長,萬事由您費心勞神,他們自然樂得放手。 所謂不當家不知柴米貴,倒不如索性分家,讓他們獨立出去。到時候,他們也就知道撐門立戶了。” 金銓想了想,也覺得有理。<script>喜歡拯救諸天單身漢()拯救諸天單身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