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456章 【螳臂當車】

“攤丁入畝”、“士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以及“耗羨歸公”三項政策推出之後,群臣雖然都倍感肉痛,但此時此刻卻也沒幾人敢跳出來反抗。 原因也很簡單,項南這三年來,殺得貪官汙吏多達十萬餘人,殺得人頭滾滾,血流成河,比朱元璋在位三十一年殺得人還多。 真可謂是鐵面無私,心狠手辣。 面對這樣的暴君,他們怎麼敢跳出來,自己的項上人頭還想要的。 況且,他們都是聰明人,知道這三項政策都是利國利民的。 如果他們逆勢而行,跳出來反對,就算將來被殺頭,史書上對他們也不會有任何稱頌。 而人生一世,要麼求生前貴,要麼求身後榮。 生前貴已經保不住了,要是連身後榮也沒了,那這一輩子不就白活了麼。 所以沒幾個朝臣敢跳出來反對的。 倒是江浙有一幫士紳、學子跑去孔廟哭廟,想要皇帝收回成命,認為不該違反祖制,對天下讀書人如此刻薄寡恩。 那些朝臣一見,都像是得了理,立刻也上摺子,隨聲附和。請求項南收回旨意,不要薄了天下士子之心。 …… 項南聞聽,勃然大怒。 哭廟是明朝特有的現象。每當官府有不法之事不當之舉,士子們每每聚集文廟,作《卷堂文》,向祖師爺孔聖人哭訴後,更召集民眾向上級官府申告。 而明朝是內閣制,就算是皇帝也要受內閣的轄制,做不到為所欲為,所以對士子們哭廟這種事,就不能不慎重對待。 因此每次士子們哭廟,朝廷都不得不做出讓步。 但是那些士子們代表的,可不是最底層民眾的利益,而是他們士紳階層的利益。他們並非是為公道發聲,而是為自己的利益發聲。 士子哭廟,守護的是自己的利益,戕害的則往往是朝廷、百姓的利益。 明朝末年,朝廷之所以缺錢,稅收收不上來,就跟哭廟很有關係。因為江浙一帶計程車子,動不動就哭廟,搞得當地的稅官頭疼不已。 而江浙是全國最富庶之地,他們那都不肯交稅,直接影響朝廷的稅賦。而朝廷沒錢就無力抵抗外寇,因此導致滿人入關。 清朝建立之後,同樣向江浙徵稅。當地士子還要哭廟,結果清朝統治者根本不吃那一套,直接將哭廟之人綁縛刑場,十八位士子全被咔嚓。 經此一事之後,江浙一帶再無哭廟之事。 因此項南也有樣學樣,直接命錦衣衛將帶頭哭廟之人綁縛法場,開刀問斬,一時間人頭滾滾,嚇住不少人。 …… 但是即便如此,士紳階層仍然不肯罷休。 到了秋季科考,江浙一帶的考生居然集體缺席科考。 原本江浙一帶出學子,每次出來應試的學子,多達幾十萬人。 但是如今參加考試的學子,甚至都坐不滿考場。 項南見此,自然知道,這是士子們在向他示威抗議。 朝臣們也趁機又上奏摺,希望項南收回旨意,不要寒了天下士子之心。 “是朕寒了天下士子之心,還是天下士子寒了朕的心。”項南呵斥道,“他們一個個錦衣華服,珍饈美味,家有良田,廄有肥馬,光考上個舉子,投獻之人就踏破門檻,當朕不知道麼? 跟他們相比,普通百姓過得又是什麼日子?衣不蔽體,食不果腹,還要交稅,還要當差,還要服役。 他們居然還不知足,對朝廷毫無感恩之心,對百姓毫無憐憫之心。這樣的學子就算考中進士,當了官,也不過是個禍國殃民的貪官罷了。” 一席話,罵得群臣都不敢回嘴。 “士子鬧事,必有牽頭之人。”項南又道,“傳旨,命錦衣衛指揮使哈銘立刻前往江浙調查,看看是哪些人禍亂朝政,將為首之人通通緝拿嚴辦。 傅中堂,你馬上趕去江浙,向民眾闡明,朕推出三項政策的苦心,不要妄聽了小人的煽動,並儘快擇期重新補考。 而且告訴江浙學子,這次是朕特別開恩。如果他們還不肯悔改,朝廷從此之後終止江浙科考。” 旨意一下,朝臣譁然,全部被項南的狠辣所嚇倒。 江浙一帶自古就出讀書人,如果朝廷終止江浙科考,那江浙上百萬學子可就完了。 而且,就項南三年殺十幾萬貪官的作風,他們也相信項南不是說說就算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