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33部分

用大型投石器才有可能造成損壞,但破壞泥土築就的城牆地辦法就多多了。

水,沒錯,就是水。

用重錘反覆夯實地土牆其硬度比磚塊未必小多少,用武器去劈去砍並沒有多大效果,而且,就算用這種方法能把土牆打穿,攻城士兵的屍體只怕也要堆得和城牆一般高了。

但土牆也有土牆的弱點,雖然築建速度很快,幾天之內就可以簡單成形併發揮作用,可是當碰到水時,再怎麼堅實的泥土在水的滲透下也將變得松弱,到時候即使沒有外力作用,這座土牆便會自已崩塌,而若沒有這道土牆的保護,以雙方此時兵力的對比和士氣地強弱,那必將是一場一邊倒地屠殺。

最希望的事當然是天降大雨,最好是連下三天三夜,那樣就可以不費一兵一卒便將溫格勒軍團唯一賴以抵抗地依靠破解,剩下的就是雙方士兵面對面的戰鬥,那也就不再會有什麼懸念。

可惜,克勞澤將軍不是神,他沒有辦法行雲布雨去實現自已的願望,他是帶領千軍萬馬的將軍,手裡掌握著千百將士的生死存亡,所以,他能相信的只有自已,他必須把所有的一切都掌握在自已手中,而不是將希望寄託在那變幼無常的天空之上。

克勞澤將軍的辦法是將所有步兵分成三批,每天天亮之後輪流集中攻擊城牆的一段,攻城計程車兵除了必備的盾牌以外,每個人身上都帶著三個用油布製成的水囊;不必攻到城根底下,只要到了可以投擲的距離便將水囊投向土牆,投完以後便撤回本隊拿取水囊繼續攻城。油布製成的水囊本來就不很結實,被這麼一撞當然就破了,裡面盛的水自然也就灑在了土牆上。

一個水囊盛的水有限,灑在牆上不過洇溼一片,一陣風過後差不多也就幹了,但十個,百個,千個,萬個呢?成千上萬個水囊造成的結果可就不僅僅是洇溼一片那麼簡單了。

製作一個油布水囊並不麻煩,反正又沒打算長時間使用,只要拿動物油脂把布匹浸透再簡單把四個角對起來縫上幾針便可以了,一個熟練的工匠一個晚上就能完成上百個這樣的作品,至於材料的來源,破舊的軍服,各處村莊農家的傢俬,支援赤焰軍團連續的攻城完全不成問題。

面對赤焰軍團的這種攻擊方法溫格勒將軍是一點辦法也沒有。

衝出去決戰?那顯然是自尋死路的辦法。

撤離此地?這裡是平原地區,無險可守,一旦離開土城,所有部隊都將成為赤焰軍團最引以為豪的騎士師團的獵物,雖然不會全軍覆沒,能順利逃脫的大概也很難超過半數。

戰又不敢戰,撤又不敢撤,溫格勒將軍一方面只有加強弓箭手的數量以儘量牽制對方水彈的攻勢,另一方面每天夜裡休戰的時候儘量修補已經越來越脆弱的城牆,寄希望於在土城崩塌之前援兵能夠及時趕到。

第四卷 烽火狼煙 第四百零一章 決戰

十多天的持續攻擊使得守衛梅里村的土牆正面一段千瘡百孔,雖然溫格勒將軍每晚都命人全力搶修,但沒有辦法象修建時那樣用重錘夯實,後添上去泥土遠不如原先那樣堅實,誰都知道,這段從遠處看外觀還很唬人的土牆僅僅是個樣子貨,只需要再來一次強力衝擊便很可能轟然倒塌。

意識到戰鬥到了關鍵性的轉折點,克勞澤將軍這一次將十幾天來好不容易積攢起來的家當都亮了出來…………十輛日夜趕製而出的衝車!

亞森平原是平原,直徑超過一尺,樹幹部分超過兩丈的大樹基本就見不到蹤影,而且難得見到的幾株可以勉強稱之為大樹的木質也是極為疏鬆,以這樣的材質根本就不可能造出用來破牆開路的衝車。

克勞澤將軍對此也有應對之策:一棵樹的直徑不夠,那麼就在樹幹上打鑽出孔來,然後用結實的棕繩把幾根樹幹綁在一起成為一個整體;強度不夠,那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