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思也淡了。而楊衛國把控了人事任免權,就能不斷地壯大自己的實力,也會讓更多看到希望的人趨之若鶩地往他身邊擠,如此迴圈下去,以後哪裡還有自己的立足之地?
可自己,究竟還能做些什麼呢?一時間,喬瑞華有些迷茫了,甚至心頭湧起前所未有的無力感。武溪,真是自己仕途中的滑鐵盧嗎?
……
結束了同林辰暮的通話,楊衛國坐在沙發上怔怔出神,這段日子,心裡不知道怎的,一直很浮躁。
林辰暮在電話裡,詳盡彙報了東江鋼鐵廠改制的工作。這幾天,林辰暮幾乎全都撲在東江鋼鐵廠,其他工作幾乎都交給唐凝和蘇昌志負責,有什麼必須要他親自處理的檔案,也是由專人送去鋼鐵廠給他審閱,可謂是廢寢忘食、嘔心瀝血,可楊衛國卻莫名的就有些擔心。一百六十多億的大手筆,就算楊衛國都覺得誠惶誠恐的,不得不再三考慮,細細琢磨,何況一個高新區?
想法是很好,方案看起來也很完美,挑不出什麼毛病,可楊衛國卻始終覺得有些隱隱的不安。專案越大,方方面面的環節就越容易出問題,況且近百億的投入,高新區為了籌集這麼大一筆資金就連辦公大樓都要賣了,萬一資金鍊斷了,整個高新區的財政都會被拖垮。
按理說,依照高新區目前的情況來說,解決東江鋼鐵廠的問題有很多方法,根本用不著鋌而走險,選擇這一種最激進的方式。在楊衛國看來,這和林辰暮的性格有莫大的關係,從進入官場後,因為各方面的緣故,他一直都順風順水的,沒跌過什麼跟斗,以至於行為做事越來越理想化,從而忽略了各種潛在的危機。
楊衛國記得,自己外放之前,姜老以前曾經對他說過:這個社會,最容易當的是領導幹部,最容易犯錯的是領導幹部,最不容易提拔的是領導幹部,最容易下臺和最不容易下臺的也是領導幹部。所以不管佔了哪個位子都一定要珍惜,因為這些位子不管大小,每一個位子時時都有無數隻眼睛在盯著,在盼著,每一個位子其實都既危如累卵來之不易。
因此,楊衛國也不希望林辰暮去輕易犯險,年輕人有衝勁兒是好事,可一旦失誤,被人拿捏著把柄,對於今後的發展是很受影響的。他楊衛國可以出事,林辰暮卻不能出事。
楊衛國就考慮,是不是應該和林辰暮談談,辦公室門被輕輕敲響,隨即被擰開,傅澤平就神色凝重地走了進來。
“呵呵,澤平市長啊,今天怎麼有空過來?”楊衛國就笑呵呵地起身迎接道。雖然在小範圍內,他和傅澤平也就一些問題發生了分歧,但總體來說,兩人還是處於蜜月期的合作伙伴。武溪勢力紛雜,沒有誰能夠有絕對的優勢和話語權,不合作,就難以應對其他勢力的挑釁。
傅澤平卻沒有寒暄,而是在沙發上坐了下來,欲言又止的。謝靖似乎也看出他有要緊事,倒了兩杯熱茶後,極快地退了出去。
門關上之後,傅澤平才不無緊張地問道:“楊書記,你聽說了吧?”
“聽說什麼?”楊衛國有些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傅澤平焦急地說道:“我聽說,在前不久的中央老幹座談會上,王老對國企改制動輒就賣廠的行為進行了極為嚴厲的批評,言辭極為激烈,引起了中央領導的高度重視!”
楊衛國眉頭不由就蹙了起來。這事他當然有所耳聞,對這個王老也頗有些瞭解。
王老是黨內少有的經濟學家,權威人士,曾經擔任過中央政策研究室的主任、社科院的院長。他的許多觀點和看法,都對國家方針政策的制定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力。如今雖然退居二線了,不過影響力卻不減反增,據說不時還會有中央首長去拜訪他,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