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手中有一萬多精兵,駐在荊交之界,步夫人又沒有兒子,這是一股很值得拉攏的勢力。更重要的是,孫權讓他和步騭結交,這純粹是為他打算,可以認為孫權在為他接位鋪平道路。
孫登高高興興的走了。他把孫權的意思告訴諸葛瑾父子,諸葛瑾父子也十分高興,很明顯,孫權為了防止江東世家坐大,開始重用他們這些淮泗籍的外來戶了。
孫權委託孫登召叢集臣,公佈了孫紹的書札,群臣各懷心事,議論紛紛,但是處在風口浪尖的顧家、陸家都不好吭聲,相反,他們只能避嫌,而朱家和張家也不好多說什麼,特別是張溫,他被孫紹點名批評,這個時候更不好說什麼。當然了,以他的聰明,對孫紹的用意是心知肚明,根本不激動,而是很安靜的等待著孫權的結果。
就在此時,他見到了諸葛均。
張溫出使蜀國的時候,和諸葛亮一見如故,用他的話說,蜀國如果還有人能稱為能臣的話,那諸葛亮肯定是排在第一位。這句話其實有意無意的把劉備和關羽都得罪了,因為現在最得劉備信任的不是諸葛亮,而是關羽。關羽身為蜀國大將軍,可謂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諸葛亮雖然是丞相,可是他在座次還在關羽之下。張溫後來面見劉備時,又有意無意提到了關羽和孫紹聯手,在南陽破軍斬將的英雄事蹟,之後劉備猶豫了很久,做出了一個決定,讓太子劉禪迎娶前將軍張飛的女兒。
關羽雖然神經大條,但對這個舉動的含義還是看得懂的,他不好責怪劉備,但是卻因此和諸葛亮的關係變得更惡劣,在他看來,這是諸葛亮透過張溫來影響劉備。這個舉動只能讓諸葛亮和張溫的關係更加密切,所以這次諸葛均奉命去越國,經過建鄴的時候,特地來拜訪張溫,而他的親生兄長諸葛瑾還在其後。
張溫和諸葛均一見面就十分親熱。等諸葛均說明來意,張溫很好奇:“你們蜀國和越國有合作?”
“是啊。”諸葛均笑道:“越王有一個計劃,要研發一個威力很強大的機械,他的人手不足,所以要和我蜀中聯手,他們出錢出地,我們出一部分人和錢,成功之後,按投入的多少分紅。”他頓了頓,又道:“我們收到訊息,好象魏國也接到了邀請,正在遴選人才,不日送往越國。怎麼,吳國沒有接到邀請?”
張溫搖了搖頭,心道前一段時間孫家叔侄差點打起來,怎麼可能有這個合作。不過,魏蜀都派出人員,而吳國如果置身事外,將來的分紅且不說,這讓外人看出孫家叔侄不合卻是件非常不好的事情。上次孫家叔侄翻臉,曹操、劉備都陳邊兵境,其險惡用意不言而喻,有了第一次,焉知不會有第二次?
“是個什麼樣的機械?居然能讓你們蜀魏兩國趨之若騖?”
“這個……我也不太清楚。”諸葛均假笑著搖搖頭,如果吳國也派人參加了,他當然可以透一點訊息,吳國沒參加,他就沒有這個興趣了。本來孫紹是邀請他的嫂嫂去的,諸葛亮認為婦道人家出門不方便,這才改派他來。據嫂嫂說,這個機械難度很大,但是如果真能研製成功,那麼影響也將非常巨大,值得投入相當的人力物力。
張溫明知諸葛均在說謊,也不好再問,他岔開了話題,說到了諸葛亮研製的千里眼。諸葛均是老實人,他很實在的說,諸葛亮研製的千里眼是受孫紹的啟發,而且孫紹現在研製的千里眼比諸葛亮研製的要好很多。從各個渠道綜合的訊息來看,在未來幾年內,越國在這些方面仍將保持相當的優勢,也正是出於這樣的考慮,諸葛亮才建議劉備和孫紹合作,派出他們這些人參與這個機械的研發。
張溫沒有吭聲,越國給孫權送鐘的事情他是知道的,雖然沒有親眼目睹那座鐘,但是他聽人說了,這鐘的計時比漏壺和沙漏什麼的都要準很多,裡面的機構很複雜,孫權派尚方令研究了很久,還是沒搞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