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就是行宮的佈防,哪裡守衛的嚴密,哪裡可以據山勢河流之險少派些人守著,斥候怎麼安排,步兵怎麼安排,騎兵怎麼安排,戰馬怎麼安排,吃什麼,喝什麼,每天怎麼操練事無鉅細,都一一說給慶和帝聽。
慶和帝也拿出戰時的勁頭來,仔細聽著姚冠傑彙報,還時不時的問上一兩句,定要做到心中有數。
終於,慶和帝問出了此時眾人最關心的一個問題:“京中,可有何動靜?”
京師那邊,姚冠傑在見到莫松的第一眼,就已經派心腹之人回京探聽訊息了,快馬加鞭,此時,他已經得到了第一波訊息。
姚冠傑回稟道:“回陛下,京城看起來一切如常,沒有半點異動。”
忠順親王皺眉問道:“你是怎麼判斷沒有異動的?”
姚冠傑回道:“斥候軍來報,說是京城百姓安居樂業,既沒有盜匪出入,也沒有聚眾火拼對抗,更沒有任何形式的死人,因此,下官判斷,京師一切如常。”
眾人默然,姚冠傑的這個判斷,不能說粗略,只能說精準。見一隅而窺全貌,偌大一個京城,沒有盜匪出入,沒有聚眾火拼,甚至沒有死人,難道還不能說明一切如常,沒有異動嗎?
你若說某一個府邸,某一個人的見面和對話,這些,可就不是姚冠傑一個將軍能知道的了,而且時間有限,縱使姚冠傑有心,他也是無力的。
忠順親王管著慶和帝的訊息網,他的身邊自然是有傳遞訊息的人和渠道的,就安插在行宮之中,但行宮被燒的時候,他在鐵網山和慶和帝一起打獵,也不知道行宮裡的探子逃出去多少,又死了多少,從被圍困到現在回行宮,滿打滿算的也才兩天多的功夫,這麼短的時間,就是現在有了最新訊息,他這邊也是收不到的。
想了想,忠順親王對慶和帝請旨道:“皇兄,臣弟請旨先行回京,作為皇兄前鋒軍,先行一步打探訊息。”
慶和帝沉聲道:“準了!”
忠順親王也不耽擱,直接起身點齊人馬離開了。
接著,就是商議這群俘虜的來歷了。
陳世興是大理寺卿,查案子本來就是他的分內之事,從昨晚到現在,他只合眼閉目養神一個時辰,其他時間都是在審問俘虜了。
陳世興回道:“稟陛下,這百十來個俘虜當中,有韃靼人三十六人,回鶻人二十六人,剩下的,都是西域各部族,有吐蕃人、俄羅斯人、波斯人、還有兩個是佛朗斯基人,還有其他幾個新興起的小部落,都是沒有記錄在案的。”
“按這些人的說法,他們都是拿錢辦事,就是那個胡樂爾,他本名叫做忽勒爾,他跟他們說,他們此行成功的話,就能得到梳洗羊絨的藥劑方子,還能得到製造幹乳酪的方法。”
陳世興看了看莫磐,繼續道:“據他們所說,這些,都是製作黃金的法子,咱們就是用這些方法從西域賺取了數不盡的錢財,他們早就眼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