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放心的呢?
只是,慶和帝跟華柔大長公主有一樣的擔憂:“這來往兩地之路,實在難走,耗時又耗力,就怕太過勞民傷財。”
莫磐建議道:“等走到西北之後,臣會親自給陛下上一本沿途路況圖,看當地情況重新修繕道路,疏通河道,這條官路修起來,不止方便達官顯貴來往,更能作為商路和兵路溝通,因此,勞力和財物之事,臣建議可以攤派到行走與此路之上的大商賈之上,朝廷只許出一些便利和好處,臣想,應該有很多商賈願意出資修建才是。”
就跟山西大同到京城的這條煤炭運輸通道一樣,一條好路,能為朝廷帶來多少的便利和利益,現在慶和帝已經看到了,若是再修一條專屬商路,猛的一看耗資巨大,勞民傷財,但實際攤派下來,不僅能以最小的耗費修建,還能拉動沿途的民生經濟,更何況,若是作為內部的行軍路線,那就可以大大的縮小軍資耗費了。
因此,慶和帝瞬間覺著大有可為。
但莫磐只是提出建議,具體要不要修,要怎麼修,還是得經過內閣朝臣們好好商議才行。
慶和帝笑道:“朕答應了。不過,朝廷也不是朕的一言堂,你回去,上個奏本,經內閣議過之後再說吧。”
莫磐笑道:“是,明日,臣就正式上本,請求擇日戍邊。”
心裡則是鬆了一口氣,他沒想到,慶和帝沒有絲毫遲疑,直接就答應了他親自就番戍邊的事,這樣看來,慶和帝還是很相信他的,只要有了最高領導者的信任,他在外頭做事,可就方便多了。
莫磐卻是不知道,慶和帝曾經和宣正帝商量過,要給他封王的事,若是莫磐沒有做出不事出的功業,如何讓慶和帝力排眾議給他封王呢?
有這麼一個封王的上限擺著,慶和帝且不到疑心他的時候呢。
對莫磐戍邊這件事,一直從六月議到八月,直到韃靼那邊又派人正式遞來一封信的國書,朝廷這才不得不同意懷寧郡主一脈到西北就番的提議。
韃靼大汗這次遞來的國書,除了要求上國賜下羊絨的製作方法之外,還要求歸還他們的使者忽勒爾,同時還說明了,他們草原今年年景不好,請求上國賜下糧草過冬。
這是一個訊號,韃靼明面上說的客氣,請求朝廷賜下糧草,但另外一層意思則是,若是朝廷沒有賜下糧草,那麼今秋,他們備不齊過冬的糧草,就要來他們的鄰居這裡強借了。
如今西北之地可不是以前的不毛貧寒之地了。朝臣們雖然沒有親自去過那裡,但這幾年他們享受到的很多新奇東西,都是從西北傳來的,現在,他們可聽說了,那裡遍地黃金,是商賈大巨們趨之若鶩的去處,若是被韃靼大軍來搶上這麼一波,那麼,他們如今能拿的明裡暗裡的那些個好處,以後可就要斷頓了,因此,朝廷一見這封國書,就快速透過了莫磐到西北戍邊的事,而且,連帶著,也透過修路疏通航道的建議,前提是,戶部這邊可能撥不出多少多餘的銀兩,籌措銀子修路的事,就麻煩郡馬爺了。
對此,莫磐只是一笑置之。辦法總是比困難多的,只要朝廷同意,西北之地能薅的羊毛這麼多,隨意從哪裡扣除一點,這路就能修起來,等路修起來了,朝廷這邊能分到多少,那就是以後的事了。
時間不等人,八月末的時候,莫磐和懷寧郡主就番的一行人就準備齊備,在慶和帝親自歡送下,離開了京城,朝西北進發。
此次莫磐西北之行,自己家,只帶了蓮哥兒一個,雲哥兒則是被留下,陪伴華柔大長公主。
今年,蓮哥兒十歲,雲哥兒八歲,都已經是懂事的年紀了。蓮哥兒是小公爺,他的爵位就是來自西寧郡王,以後西北就是他的,因此,此次戍邊,莫磐是一定要帶著蓮哥兒去的。
雲哥兒則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