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小樣!”
李茂業把難題丟給秦華後,瀟灑的離開了對方的實驗室,完全不管這傢伙要如何解決眼前的成本問題。
其實早在對方開口前,李茂業就已經察覺到秦華的真實意圖,機甲遙控確實存在延遲問題,可是想因此引導他來研究量子糾纏通訊技術,那也做得太明顯了吧。
“自己都沒想辦法解決問題,遇到難題就丟給老子我!還真把我當初多啦a夢了嗎?”
李茂業在心裡暗自嘀咕,覺得他對手下的研究員實在太好了,以致碰到問題就想著要找他來幫忙。
不管怎麼樣,秦華這樣也算是自食其果。
可是李茂業卻很期盼遊戲艙和vr眼鏡能夠早點弄出來,然後他拿回去玩遊戲時就爽了,就算達不到泰坦星的遊戲虛擬真實程度,但也能夠做個對比看看。
有種玩慣了3a大作後,返回過去玩街機遊戲的感覺,畢竟喵星實驗室代表了現有技術下能夠達到的最高科技水平。
在安排了秦華研發工作後,李茂業回到自己的實驗室,卻發現周林跟馬院士一起過來找他談事情。
原來周林打算藉助【地球大炮】的超強太空運載能力,上馬一項太空衛星通訊專案,在地球近地軌道佈置足夠多的衛星組成一個通訊網路。
其實就是跟隨馬斯克的做法,搞一個類似星鏈計劃的通訊系統,只不過喵星集團掌握著【地球大炮】所有權,完全可以透過超低運輸成本來打敗spacex公司。
馬院士卻有不同的看法,他認為星鏈計劃其實已經落後,在擁有電磁炮規定運輸方式的情況下,不必邯鄲學步的模仿別人做法。
“我們完全可以建造更加先進強大的通訊網路,比如同步軌道上建造多個空間站,然後以此作為通訊中心!”馬院士分析道。
“空間站?距離地面太遠,對通訊技術要求太高,恐怕無法達到5g通訊要求,而且空間站的建造成本比衛星網路搞太大,維護成本也是一個無底洞!”周林對此表示反對。
兩人因此產生了分歧,於是想要找李茂業來商討,看是否有更好的解決方案,其實他們講的都有一定道理,只不過大家無法說服對方,暫時沒有達成共識。
“現在搞星鏈,是否有點晚了?”李茂業表示看不懂周林的計劃,他覺得除非喵星集團搞的是量子通訊衛星,否則跟在馬斯克背後學人家做法只能吃土。
“不算晚!我們手中掌握著【地球大炮】這把利器,絕對可以做到後來居上,此外還可以跟華耀公司一起聯手,他們很早就在做同樣的事情!”
很顯然周林已經想過這方面的事情,就算是喵星集團入場晚點,他們也絲毫不怕追不上別人。
更何況馬斯克現在也指望著【地球大炮】能幫忙發射衛星,如果大家形成競爭關係,那就喵星集團肯定不會幫助對手,由此可見他們的優勢還不小。
“那麼多人試圖打造星鏈計劃,難道沒想過發生衛星相撞事故嗎?”馬院士還是堅持自己的觀點,並且說道:“以後太空人造物體肯定是越大越安全,就算不建造空間站通訊中心,也必須要建造大型通訊衛星,而且固定在同步軌道上是最安全的!”
這種擔憂不無道理,截至目前位置人類總共發射了8000多個航天器,在軌執行的就有1500多個,然而近些年衛星相撞的事件不多,卻曾經發生過數起。
在2009年2月,白頭鷹“銥星33”在西伯利亞上空撞到了已經報廢的毛熊“宇宙-2551”衛星,然後接連發生衛星跟太空垃圾發生相撞時間,特別是在馬斯克星鏈計劃實施後,這種風險就突然變大了許多倍。
畢竟星鏈計劃要求常年保持有一萬兩千顆衛星執行,並且每年還得補充8000顆衛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