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同樣也有這種電離層存在,能夠像防護罩一樣把有害的物質擋在外面,不讓各種昆蟲老鼠乃至灰塵顆粒等等進入建築內部。
太空生物建築則在這方面加強了許多倍,甚至能夠在火星地表上形成防護層,將內部的空氣水分保留住,不讓它們進入到火星外稀薄的大氣層。
與此同時,還能將外界的空氣主動吸附進來,這個過程非常緩慢,但是時刻都在進行中,逐漸在城市周圍形成一個空氣和水分都富集的區域。
就在眾人坐著空中巴士進入城市時,他們清楚的看到城市保護層外已經有綠色植物生長的痕跡,估計用不了多久就會生長出火星植物來。
“這些植物種子應該來自藍星吧?”有人猜測道。
“看來在火星上種土豆不是開玩笑啦!”另一個人笑道。
從這些植物的枝葉形狀來看,就算它們是藍星上的植物種子生長出來,但是已經開始改變形態適應環境,因此有許多眾人識別不出來的植物。
空中巴士在進入赤水城市的保護層內部時,眾人明顯感到身上微微一震,同時感到有種酥麻的感覺,然後迎面有股氣流吹來,顯然是內外氣壓差距比較大的樣子。
,!
“好了!”坐在前頭的司機開口道:“大家可以將宇航服脫下來了!”
正說著,眾人不約而同的將身上的奈米宇航服收起,刷刷幾下全都恢復成平時的便裝,至於奈米宇航服則被自動收回到身後的揹包裡。
喵星實驗室的這批人用的自然是最新研發出來的行動式宇航服,著裝的過程非常簡單,而且不需要自己動手就能穿上脫下,過程只需六秒不到就能完成。
“這幫傢伙是哪路神仙,居然全都是這種沒見過的奈米宇航裝甲!”
看到這種土豪級別的宇航服,空中巴士的司機看得眼熱不已,他只能默默的將自己脖子上的頭盔摘下來。
直到把人送達目的地後,司機依舊猜不出他們的身份,不過從過來迎接的城市官員來看,他猜測全車人都是政府方面的人。
其實從“貓碟”太空飛船上下來的只有十幾人,其餘的人繼續前往其他星球進行科研考察,或許要過一兩年才能返回藍星。
不過如今月球上的“資訊中樞”已經開始投入使用,而“宇宙通訊球”所量產的量子通訊器也開始普及開來,因此飛船上的成員不用擔心資訊通訊問題,工作方面的溝通交流非常通暢,甚至還能透過“息壤”在虛擬世界中跟家人見面。
至於李茂業這夥人,他們則打算先在火星上逗留一陣子,說不定還會去其他火星城市逛逛,也有可能學驢友們在城市外面四處探險。
一直到幾年前,藍星上的驢行始終都不是主流愛好,不過隨著火星殖民大開發後,越來越多的人發現驢友總能在火星上找到寶藏之地。
利用殖民法的福利政策,驢友還能在這些寶藏之地上劃定領地範圍,然後在經過政府官員的手續把土地所有權確定下來。
雖然這些土地只能擁有幾百年,但是對於種花家的兔子而言,這已經跟永久擁有相差無幾了,要是找到那種稀缺礦產的寶地,那麼用不了幾年時間就能飛黃騰達。
就算暫時找不到適合利用的辦法,也可以留給子孫後代,如果不打算進行賽博格手術或者走基因永生道路的話,確實需要考慮留什麼東西給後代。
隨著火星城市如同雨後春筍一般冒出來,到火星旅行的驢友也變得越來越多,李茂業他們只不過是其中最不起眼的一隊。
不過在去嗨之前,李茂業等人還是要先跟城市管理者見個面,打聲招呼瞭解一下情況什麼的。
由於火星屬於全人類,不屬於某個大國的領土,因此只有在城市裡才算是本國土地,至於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