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書記嗎?我是老孫,我有急事兒彙報。”
“我和呂市長都在臥地溝呢,你過來吧。”孔書記告訴他。
“走!”孫區長揮了揮手,轉身推開了門。
一夥兒人呼隆隆跟在他後面,疾步走下了樓梯。
㊣第125章 … ~尷尬的政府~㊣
開工典禮那一天之後,孔驥老是覺得心裡不痛快;可是,他又無法遷怒於省長。省長這幾年對薊原工作還是很支援的。見了他的面,也總是一副笑臉。自己不能指責省長偏愛庾明。同時,他又不能遷怒於庾明,因為,這不是庾明自己要求的事情,而是省長讓給他的。至於為什麼不讓給他孔驥?卻偏偏讓給庾明,這裡面沒有什麼是非問題。而純粹是一個感情、甚至是個緣份的問題,這種事是說不明,道不白,只可意會,不能言傳的。然而,這種無來由的舉動,畢竟損害了他孔驥的聲譽。省人代會馬上要換屆了,為了爭取填補上那幾個副省長職務的空缺;各市的一把手們都在磨拳擦掌,躍躍欲試。準備列出自己的政績清單位參加競爭選舉。自己主政薊原多年,四平八穩,毫無建樹,只有這“棚改”,對上了省委書記的路子,創造了自己漸漸看漲的政治行情。然而,一次又一次的,這個庾明總是像一片陰影,擋住了他的政治光輝。讓他的高大形象總是受到損傷和矮化。自己如果不想點兒辦法,這棚改的功勞眼看就是庾明的了。豈有此理!
其實,他覺得庾明不必和他這個老頭子競爭。你是中央下派的幹部,苗紅根硬,年紀經輕,又有高學歷,以後想升官的機會多多了。而我已經58歲,已經到了退二線的年紀。眼下只有這麼一次機會了,你怎麼就不知道讓讓我呢?
想來想去,他覺得這麼沉默下去無疑是束手待斃。不採取挽回措施是不行的。但是,作為他,又實在想不出更多的高招和計謀,只有抓住棚改的事兒大作文章,才有返回的餘地。於是,他在辦公室裡冥思苦想了半天,終於想出了一個高招:召開棚改研討會,邀請各市領導前來參加,說是研討,實際就是薊原介紹經驗。這樣,就不會有自我表揚之嫌;而且還會把棚改的功勞簿重新更正。再說,各市來參加會的領導,大部分是省人大代表或者是各市代表團的團長,現在借開會之機將他們哄高興,將來開會時不愁沒有選票。這,真是兩全其美的好事啊!
事情想通了,說辦就辦。他馬上讓秘書找呂強前來,說是商談工作。但是,呂強的秘書已經下班了。呂強的手機也關了。實在是找不到人。於是,他只好把分管城建的副市長林政江找來商議。
“手機還關了?”孔驥不滿意地嘟噥著,“下班就關手機,萬一有事怎麼辦?這麼散漫,還想接班當市委書記呢!”
過去,楊健一到下班就關手機。無非是躲避“一把手”找他,自己跑到“花花世界”幹缺德事兒了。這個呂強,估計也不會去幹什麼好事兒。
正咕噥著,林政江來了。他聽了書記的意見,立刻表示“非常必要”,“堅決擁護”。最近,省委組織部下了一個正市級調研員的指標。孔驥放在了他身上。他一萬個感謝,一萬個激動;所以,最近,孔驥說的一切話在他這兒都是偉大、光榮、正確的話。他還表示,他將在研討會上披露棚改的真相;大張旗鼓地宣傳薊原市委在棚改中所起到的中流砥柱作用。
“謝謝啦!”聽了林政江的話,孔驥很高興,第一次對部下說起了客套話。
然而,到了第二天,呂強找他商量棚改研討會具體事宜的時候,他的話又變了味兒。
“研討什麼呀?”他衝著呂強一肚子牢騷,“不就是蓋大樓嘛!水泥、鋼筋、磚頭塊……堆起來就是樓。這裡面還有什麼理論問題不成?”
“書記說了,咱們就得辦呀!”呂強開始動員他,“這研討會,不但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