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壓制,使得人類對自然的認識停滯不前,社會發展受到極大阻礙。科幻文學應該倡導科學與人文相互交融、相互促進的理念,而不是片面地強調一方對另一方的制約。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創作出積極向上、富有深度且能正確引導大眾認知的科幻作品,讓科幻文學真正成為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的有力工具。”
江波的反駁讓會場的氣氛再度熱烈起來,參會者們交頭接耳,議論紛紛,大家都被這場激烈的思想交鋒所吸引。
張啟再次高高舉起雙手,待得到發言機會後,他沉穩地說道:
“江曉原先生提出科學需要宗教的指引,我對此深表質疑。在人文的範疇內,宗教雖然具備一定的人文或文化屬性,但它本質上屬於一種意識形態,且在其中,其意識形態的特徵佔據主導地位,而非人文屬性。這種意識形態的核心在於推崇對權威的服從,這恰恰與科學精神背道而馳。科學最珍貴的特質之一便是敢於質疑權威,不盲目服從。就拿愛因斯坦來說,他無疑是科學界的泰斗級權威人物,然而,無數科學家都以挑戰和推翻愛因斯坦的理論為偉大的奮鬥目標,因為在科學的世界裡,沒有人會認定某一理論是絕對的、永恆不變的真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張啟稍作停頓,整理了一下思緒,接著舉例道:“再看進化論,自達爾文提出以來,經歷了漫長歲月的發展與演變。從最初相對簡陋的理論框架,逐步發展到如今以現代高等數學等多學科知識為支撐的現代進化論體系,其內容早已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如今科學家們在引用進化論相關論據時,更多地是依據大量實驗所獲取的實證資料,而非僅僅侷限於達爾文的《物種起源》這本書。這充分表明科學是在不斷地自我革新、自我完善,它依靠的是嚴謹的實驗、理性的分析與大膽的質疑,而非宗教式的對權威的尊崇。所以,我認為不能將科學與宗教簡單地關聯並認定科學需要宗教指引。”
張啟的發言讓會場內眾人陷入沉思,不同的人臉上露出各異的表情,或若有所悟,或仍有疑慮。
江波聽完張啟的發言,不住地點頭,臉上露出認可的神情:“這位朋友說得很對。科學的發展歷程本就是不斷突破權威、自我修正的過程。宗教所倡導的對權威的絕對服從,與科學的探索精神格格不入。如果將科學置於宗教的指引之下,那無異於給科學戴上了枷鎖,限制了它的無限可能。”
江波的話剛落音,會場內頓時響起了熱烈的掌聲,這掌聲如雷鳴般響徹整個禮堂,似乎是眾人對江波和張啟觀點的一種共鳴與支援。
在這掌聲中,一些原本持有不同觀點的人也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想法,思考著科學與宗教在科幻文學語境下更為合理的關係定位。而張啟和江波對視一眼,從彼此的眼神中看到了對真理探討的執著與堅定。
此時,一直默默聆聽的王晉康清了清嗓子,緩緩開口說道:“諸位,今日這場討論可謂相當精彩,各方觀點都極具啟發性。江波和另外一位同學所強調的科學的自主性、探索性以及科學精神的獨特性,我是頗為認同的。科學在人類文明程序中的偉大推動作用不容小覷,它以實證和創新為基石,構建起了現代社會的知識大廈,這是我們必須尊重和珍視的。科幻文學確實應當積極展現科學的魅力與力量,鼓勵人們對未知保持好奇與探索的慾望。”
王晉康微微頓了頓,接著說道:“然而,江曉原同志提出的科學需要某種思想層面的引導,也並非毫無道理。哲學也好,宗教也罷,雖不能主導科學,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成為科學發展的思考背景與價值參照。”
王晉康的發言讓會場的氣氛稍微緩和了一些,但是江波思索片刻後,簡潔有力地反駁道:“王晉康老師,往昔哲學或可充當科學的價值參考,然當今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