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美好了!我個人是不同意的。這個世界上,科學並不是萬能的,還有很多科學解決不了的問題!”
張啟則舉手發言道:“江先生,如果按照您的內在邏輯,比如您要達成永生的心願,既然目前科學方法解決不了這個問題,所以就要去信任神學、玄學,或者其他什麼。可是,我在這裡也想問一句:我的心願是想賺人民幣個億,這就是我的心願,而我解決不了這個問題。這個時候,有一位傳銷人員告訴我,他可以解決這個問題。請問,我是不是要選擇信任傳銷?
我想賺個億,這個難度相當於獲得永生,幾乎是不可能實現的。但是我付出了堅實的努力,雖然賺不了個億,但是最起碼我可以做一個小康之家,可以自食其力,不至於窮困潦倒。而按照您的思維邏輯,既然賺不到個億,就只能選擇每天焚香禱告:“快給我個億吧!”
這時,袁嵐峰笑著站起來,用他那獨特幽默的語調說道:“哈哈,您這話說得太妙啦!江先生啊,您這就好比是在說,因為科學這把鑰匙暫時開不了某些超級堅固的鎖,就得把家裡所有的鎖都扔了,去換那些號稱能開一切鎖的‘神鎖’,可實際上那些‘神鎖’連自家門都不一定能進得去。
,!
科學雖然不是無所不能的魔法棒,但它是我們人類一路摸爬滾打找出來最靠譜的工具。就像張啟想賺錢不能靠傳銷,我們想解決問題也不能輕易拋棄科學去投靠那些虛無縹緲的東西。不然的話,生活可就不是科幻片,而是荒誕喜劇咯,大家都不搞科研,天天圍著神壇轉圈圈,那人類社會還不得亂成一鍋粥,等著外星人來笑話咱。”
楊振寧微笑著點頭,接著說道:“這就如同我們想要登上遙遠星系的星球,科學雖尚未完全實現這一目標,但它正一點點搭建通往星辰的天梯。若因暫時登不上就放棄科學,轉而去相信那些沒有依據的說法,就好似放棄建造天梯,而在地上畫個符,祈求自己能瞬間飛到星球上,這顯然是不切實際的。科學或許有其暫時的侷限,但它始終在進步,在拓展我們認知的邊界,我們應始終對其抱有信心並積極探索,而非捨本逐末。”
這時,一位現場的戴眼鏡的女生提問:“尊敬的各位大咖,我想問一問,你們認為科學有盡頭嗎?”
袁嵐峰呵呵一笑,回答道:“科學沒有盡頭。說科學的盡頭是神學或者玄學或者哲學或者諸如此類的,都是不懂科學又想表現自己比科學高明的人喜歡說的胡扯。
在科學的早期,哲學跟科學有很大的重疊,或者說科學就是從哲學中分出來的。當一個問題我們不知道到哪裡去尋找答案時,就把它稱為哲學問題。
但是,當我們擁有切實可行的方法去探尋某個問題的答案時,這個問題便逐漸轉化成為一個科學問題。其中,宇宙學便是這樣一個典型的範例。回顧科學漫長的發展程序,我們能夠清晰地看到,一個又一個原本歸屬於哲學範疇的問題,伴隨著時間的推移以及人類認知水平和探索能力的提升,逐步演變為科學研究的物件,而這種轉變無疑代表著人類知識領域的重大進步。
在過往的歲月裡,哲學對於科學的成長與進步發揮了一些作用,並給予了諸多啟示。例如,古希臘哲學家德謨克利特所提出的原子論,這一理論在當時堪稱開創性的思想成果,雖然其原始形態尚顯粗糙,但卻為後來物理學等學科對於微觀世界的深入探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然而,時至今日,情況已然發生了顯著的變化。如今的哲學已難以像往昔那般有效地指引科學前進的方向。相反,隨著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飛速發展,其對哲學產生的影響愈發深遠且廣泛,科學所帶來的新發現、新理論和新方法正不斷衝擊並重塑著傳統哲學的觀念體系。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如果當代的哲學家們不能積極主動地學習和掌握現代科學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