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四十九章 立春1

立春年關一過,天氣會暖和得非常快,但仍然還有一段較為寒冷的日子,然而長安街道之上,平民的孩子已經開始穿露出手腕腳踝的春衣,男女孩子的左右手各綁著硃紅色的卻鬼丸,咬爛了一個半個的,在稚嫩的面板上塗抹出淡紅色的痕跡。

蘇令瑜出門,拂面微寒的風,像此地的魂魄。孩童吵嚷,行人匆匆,新春彩旗在屋頂上揚得很高,一派忙碌而喜氣未褪的光景,她目不斜視地穿過,前往大理寺赴任。

“蘇少卿,你今年上任可趕上大考了。”接待她的這位吏員大名非常直白,叫錢來,看著也有快四十歲的年紀,為人非常周到,話也就不可避免地多了點,不過講的也不是廢話,領著蘇令瑜去交接印綬時便說了這麼一句話,蘇令瑜挑挑眉頭,請教道:“何出此言?”

錢來解釋道:“朝廷官員考課,每年一小考,三年一大考,今年不就是大考的年份嘛?上任頭一年就碰到大考,累是累點,不過也是好事,剛上任幹勁足嘛。”

他一提,蘇令瑜才想起來這回事。每年年終,朝廷都會考較官員一年政績,獎優罰劣,她去年當官當了沒幾個月就被一擼到底,當年的考較也就與她無緣,不過今年照理來說是不會出什麼事了,她又在天子腳下供職,年終考課是逃不掉的,需得好好準備準備。

這點事,蘇令瑜倒一經提醒就明白了,然而錢來像怕她不知道似的,又仔細多說了幾句。

“考課考的‘四善二十七最’,‘四善’指‘德、慎、公、勤’,就是考你這人官品怎麼樣,在任上勤不勤快公不公正,是不是兩袖清風,同僚啊百姓啊,有沒有說你做事做得不好的,這個只要平時注意點,都沒什麼大問題,‘二十七最’就麻煩點了,要正兒八經看看你這人有沒有做出成績來。蘇少卿你在大理寺供職,在這‘二十七最’之中要做到的就是‘斷決不滯,與奪合理’,您就少不得辛苦辛苦,今年多跟著長官辦點案子。”

蘇令瑜點了點頭。雖然這些她都知道,但對方畢竟是大理寺的老人,好心提醒她,這點面子還是要給人家的。錢來左右看看四下少人,便放低了聲音悄悄提點蘇令瑜,“咱們張寺卿,雖然向來是個鐵面無私的人物,不過蘇少卿要跟他套近乎,那是很容易的,您道如今的侍御史狄仁傑在大理寺供職時,為什麼格外受張寺卿愛重?就因為出身像呀,是一路人。”

張寺卿,說的當然就是如今的大理寺卿張稚圭了,蘇令瑜當階下囚那會兒跟他打過交道,略有了解,此時聽錢來提起,卻叫她留神幾分。張稚圭不光是狄仁傑的上級,在某些程度上說來,更是老師,人有愛才之心非常正常,蘇令瑜倒是沒深想過別的原因。她當下便沒吭聲,等著錢來繼續說下去。

“張寺卿是明經出身,補任過幷州參軍,狄御史也是明經出身,補任過幷州參軍。”錢來用那種“大家都懂”的眼神,朝蘇令瑜擠擠眼,“您之前不也是嗎。”

確實,蘇令瑜是沒讀書科考過的,晉升走的不是正路,不過她之前用沈青潭的身份赴任,沈青潭是正兒八經的明經出身,也確實補任了幷州參軍。

他這樣一講,蘇令瑜就懂了。明經考試內容比較簡單,晉升通道也較為狹窄,因此入朝為官以後,在進士及第的人跟前是低了一頭的。張稚圭一個明經出身的人,升官直入青雲,做了宰相又兼任了大理寺卿,靠的就是政績。傳說他剛入大理寺,就把陳年積案清辦一空,其中雖然不免有誇大的成分,但此人的能力和勤奮都可見一斑。

包括後來很受他重視的狄仁傑,也是個集敏銳與勤勉於一身的人物。當一個下屬與長官出身相似、性格彷彿,又同樣勤奮肯幹,當然就比其他人更容易得到青睞。錢來的提醒也很明顯,蘇令瑜如今換了自己的身份上任,雖然出身和沈青潭有所差別,但道理是一樣的,只要讓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