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家如果能跟安樂侯府對抗,自己也不可能嫁過來了。
對於溫存玉來說,讓溫家人知道這件事情,只會讓他們增加煩惱。
但是孩子既然選了,認親宴還是要辦的。
溫夫人知道這件事情,心裡很是擔心,尤其知道溫存玉選的孩子都七歲了,則更加擔心。
“玉兒,你才這麼年輕,為何就要過繼,這事先也沒跟我們說一聲。”溫夫人嘆道。
“娘,讓你們知道又有什麼好的,你們也沒辦法幫我做選擇。”溫存玉笑看著溫夫人,“女兒做事,您還需要擔心什麼。”
“可這畢竟不是小事,你可以跟你父親,以及你大哥商量一下。”溫夫人又道。
“沒用的,娘。”溫存玉搖了搖頭。
溫家的身份和紀家就不對等,在紀家面前除了拿銀子,哪裡還有什麼說話的餘地。
可砸了銀子或許也就只能讓紀家安靜兩三個月,他們還是會舊話重提,既然如此,又何必把自家拉進來。
溫存玉嫁到安樂侯府,不過是各取所需,所以本也不用對對方要求太多。
“這……那你也不能選這麼大的孩子啊。”溫夫人在溫存玉耳邊小聲道,“真要過繼,應該要那種年紀小,不識得爹孃的孩子才是,再怎麼著也不能超過三歲。
而溫存玉現在選的孩子紀衍已經七歲了,這麼大了過繼過來有什麼用呢。
“那麼小的孩子還得自己養,還未必能養大。”溫存玉搖了搖頭。
“可不就得自己養,才會有感情嗎?”溫夫人嘆道。
溫存玉看著母親,有些話她怕溫夫人擔心,不大好說得太明白。
溫存玉並不知道自己在紀家能待多久,搞不好孩子還沒長大,她便離開了,那孩子應該怎麼辦呢?
而紀衍不一樣,他七歲了,如果自己在紀家待三年,他就十歲了。
十歲的孩子雖還不能自立,但已經懂事了,有了自己的扶持,他在紀家生活不成問題。
況且,太小的孩子看不出人品,但七歲已經能看得出七七八八。
紀衍是紀家旁支,爹孃都不在了,他和祖母以及小弟相依為命,雖然年紀小,但卻會去抄書分擔家中的壓力,和祖母一起照顧弟弟,把家裡照顧得妥妥當當的。
紀衍抄書的書鋪有一家正好是溫家的,溫存玉讓掌櫃的試探過他,說他書抄得好,於是賞了一個肉餅,他竟一口沒吃,帶回家給祖母和弟弟分了,且說自己已經吃過了。
這孩子懂得感恩,別說七歲,便是十七歲,你對他好,他也會放在心裡。
對於這樣的孩子,溫存玉當然願意了。
“寶珠,把大公子帶過來。”溫存玉對寶珠說道。
“是!”寶珠笑著說。
寶珠也很喜歡紀衍,他雖進了侯府,可言行大方得體,但對溫存玉卻是真的拿母親一樣在敬重。
紀衍過來後,溫存玉看他穿戴一新,滿意地點了點頭,指著溫夫人說道:“這是你外祖母,快過來行禮。”
紀衍二話不說,跪下就給溫夫人磕頭,且道:“孫兒見過外祖母,從今日起,孫兒是母親的孩子,會把母親當親孃一樣孝敬,請外祖母放心。”
聽到紀衍這樣說,溫夫人也不由得眼眶發熱。
“好孩子,快起來!”溫夫人親手扶起了紀衍,然後又將早就準備好的金項圈給紀衍戴上,“這是外祖母找大師開過光的,可以護你平安!”
這項圈雖然為免太重,打了空心的,可是仍然讓紀衍脖子一沉。
“多謝外祖母。”紀衍又要下跪,卻讓溫夫人扶住了。
短短的兩句話,溫夫人就喜歡上了紀衍。
沒一會兒,蘇卿便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