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06部分

關係也來過香港幾次,香港的每一個角落幾乎都去玩過,畢竟地方不大。

這一次重新走一遍,心裡也總有些物是人非的感覺。

第四天早上。

李文秀跟楊欣吃過飯,立馬就接到一個陌生電話,電話是金和實業駐香港辦事處打過來的,皺了皺眉頭,李文秀也不得不佩服香港這個圈子裡的訊息洩露得太快。

掐著指頭從頭算起,他來香港也不到五天的時間,而且金和實業才剛剛打入香港市場不吵一年的功夫,雖然透過遠東集團在這邊的銷售渠道很快就站穩了腳跟,一口氣就開了將近30多家分店。

但是在香港這塊富豪集中的地頭上,24小時便利店的品牌還遠遠算不上什麼大牌子,要說名氣,那更是無從說起。

偏偏有人竟然在這麼短的時間裡就摸清楚了他的來歷,而且還能把邀請函送到他手裡,這就不是一般的令人詫異了。

作為金和實業派駐香港的辦事處負責人,劉鑫並不是第一次跟李文秀打交道,對於公司這位年輕得有些過分的創始人,劉鑫是打心眼裡服氣。

當初金和實業從南方省起步的時候,行業裡冒尖的企業多如牛毛,結果偏偏只有金和實業以最快的速度佔領全國市場,然後又進軍國外。

別的不說,光是這份市場眼光,就遠遠不是他所能比得上的,這一次李文秀來港,一方面是為了解決金和實業跟遠東集團在合作上的一些問題,另一方面最主要的還是為了在香港的金融市場上開啟局面。

現在金和實業的發展已經到了最關鍵的時候,能不能跳出國內的圈子進軍世界,光憑他自己手上的資源還是很有難度的,即使是這一次藉助了遠東集團早年建立起來的基礎也很難。

國內那邊李文秀基本上是有一語定音的話語權,在東南亞的圈子裡,遠東集團的作用也非常大,而且楊百合那邊在不久前拿到了15%的股份,以楊百合手中的資源再加上歐耀金,李文秀根本就不擔心東南亞的市場份額。

但是最重要的還是歐美地區,這兩個地方是世界傳統的商業中心,便利店的銷售模式在這兩個區域很早就已經做得非常成熟,在上個世紀四五十年代,美國人就已經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家真正意義上的便利店,也就是7eleven。

儘管這家公司在上個世紀90年代就被日本人收入囊中,但是在2005年之前,美國人手中實際上還掌控著將近三成的7eleven股權。同樣,在此之前,7eleven在中國大陸的市場影響力仍然小範圍地侷限在華南地區,而且分店的數量完全跟24小時便利店不是一個等級。

也就是說,在日本人最終完全控股7eleven和7eleven全方位事實中國大陸的市場進軍策略之前,李文秀還有將近2年半的時間去佈局國內市場,同時利用這難得的兩年半時間去進軍這個西方品牌認為是自家後院的歐美市場。

但是在此之前,李文秀還必須搞定另外一件事情,那就是代理人的問題。

他畢竟不可能長期留在香港,東財那邊的學業還有兩年時間,別說劉寶生不會放他走,就是遠在首都的老安也會時不時地催論文的進度。

目前第二個系列,也就是關於世界經濟發展模型構建的議題才剛剛發表出去第一篇論文,後面指不定還有更多的東西需要完善,安大牛最近正好在負責起草下一個經濟規劃的內容,這個議題他還是非常關心的。

李文秀就是想在這個時候撂挑子都沒膽子,其他的事情可以推一推,唯獨這個事情推脫不了,這可是關於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國內經濟發展的重要議題。

雖然李文秀很清楚自己只是一個可以忽略不計的因素,但是畢竟有超過這個時代將近二十年的閱歷,有些東西李文秀還是想充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