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47章 破局之路

山區醫院的辦公室裡,葉瑾坐在桌前,眉頭緊鎖。她面前的檔案堆積如山,都是關於醫院近期面臨的種種難題。

最近,醫院的資金出現了巨大的缺口,一些重要的醫療器械需要更新換代,藥品供應也時常短缺。更糟糕的是,由於醫院地處偏遠,很難吸引到優秀的醫療人才,現有的醫護人員工作壓力巨大,已經到了極限。

“葉醫生,這可怎麼辦啊?”護士長劉姐一臉憂愁地走進來。

葉瑾深吸一口氣,“彆著急,我們一起想想辦法。”

她首先想到的是向政府部門申請更多的資金支援。於是,葉瑾開始準備詳細的報告和資料,闡述醫院的困境和需求。然而,審批流程漫長,遠水解不了近渴。

與此同時,葉瑾決定組織醫院的職工開展一些自籌資金的活動。比如舉辦義診、健康講座等,收取一定的費用來補充醫院的資金。但這些活動所能籌集到的資金對於巨大的缺口來說只是杯水車薪。

“葉醫生,這樣下去不是辦法啊。”一位年輕醫生說道。

葉瑾心裡明白,但她不能放棄。她開始聯絡一些慈善機構和企業,希望能得到他們的贊助。經過多次的拜訪和溝通,終於有一家慈善機構表示願意提供一批醫療裝置,但條件是醫院要定期向他們彙報裝置的使用情況和治療效果。

有了這批裝置,醫院的部分診療工作得以改善,但藥品短缺的問題依然嚴峻。葉瑾又四處尋找可靠的藥品供應商,與他們協商降低價格、延長付款期限等條件。在這個過程中,她遭遇了不少拒絕和冷眼,但她始終不放棄。

就在葉瑾為資金和物資問題奔波時,醫院裡的一位老醫生因為過度勞累病倒了。這讓本就人手緊張的醫院更加捉襟見肘。

“葉醫生,我們真的快撐不住了。”護士們的聲音帶著哭腔。

葉瑾咬咬牙,“大家再堅持一下,我已經在想辦法招聘新的醫護人員了。”

她在各大醫療招聘網站上釋出了招聘資訊,並親自去一些醫學院校進行宣講,介紹山區醫院的情況和發展前景。但由於條件艱苦,響應者寥寥無幾。

正當葉瑾感到絕望的時候,一個偶然的機會,她結識了一位從山區走出去的醫學博士。這位博士被葉瑾的執著和醫院的困境所打動,決定回到家鄉,為醫院貢獻自己的力量。

有了這位博士的加入,葉瑾彷彿看到了一絲希望。在博士的建議下,他們決定開展遠端醫療合作,與大城市的知名醫院建立聯絡,讓山區的患者也能享受到優質的醫療資源。

經過一系列的努力,醫院的情況逐漸有了好轉。資金問題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緩解,藥品供應也穩定下來,新的醫護人員陸續加入,遠端醫療合作也順利開展。

然而,葉瑾知道,這只是一個開始,未來還有更多的挑戰等著他們。但她堅信,只要大家齊心協力,就一定能走出困境,為山區的百姓提供更好的醫療服務。

一天,葉瑾收到了一封患者的感謝信。信中寫道:“感謝葉醫生和醫院的全體醫護人員,是你們讓我重新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葉瑾看著這封信,眼中閃爍著淚光,心中充滿了力量。她知道,這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