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的世家大多數都已經成為太子的人了,李世民心中一陣憤怒,自己在外面浴血廝殺,也不見有人來投靠自己,幫助自己,這些世家大族卻都紛紛前來幫助李建成,他李建成何德何能,能有這麼多人來擁護他。
“哎,二弟,我也不想殺他,但是他謀反之罪確實,已經被查清楚了,是他的小妾舉發的,甚至他的下人都說劉文靜狂悖,有謀反的跡象,父皇才不得已將其斬殺。”李建成實際上心中也是有些後悔,畢竟劉文靜是功臣,就這樣殺了確實可惜。但是看著李世民如此質問自己的模樣,心中還很是惱怒的。這個李世民根本就沒有將他這個太子放在眼中。
“嘿嘿,一個小妾,一個下人,指責劉文靜謀反,他就謀反,劉文靜手中無一兵一卒,如何能謀反?太子殿下不覺得此事有些荒唐嗎?”李世民哈哈大笑道。
“所以他狂悖。”王珪平靜的說道:“不管是怎麼樣,就算他言語上有謀反的跡象,那就是該殺。秦王殿下,劉文靜謀反已經成定局,這個時候討論此事恐怕有些過了。”
“劉文靜不能這樣白死了,他是我大趙的功臣。”李世民惡狠狠的掃了眾人一眼,從眾人身上,他知道了劉文靜是怎麼死的,他是被冤死的,而且被冤死的原因是因為自己,李建成看到了劉文靜對自己的幫助,所以才會用這個莫須有的罪名將自己的一條臂膀給斬了。
李世民感覺自己的心中在發冷,李建成為了鞏固自己的權力,已經忘記了一個太子應該做的事情,將軍國大事都放在意氣之爭上,沒有廣闊的胸懷,如何去治理天下,如何能面對李信的進攻,李世民點了點頭,他轉身就走,離開了東宮,在這裡他感覺到大趙內部正在不斷的衰弱,他有種危機感,好像是看到了不久的將來,李信領軍殺來的跡象。
“世民生氣了。”望著李世民離去的背影,李建成有些嘆息道:“若不是他咄咄逼人,孤真的不希望能走到這一步。”
“殿下,太子乃是國之儲君,日後的天子,理應由嫡長子來繼承,秦王雖然有才,但是畢竟不是嫡長子,就不應該有不該有的想法。”王珪勸說道。他們都是世家子弟,千年傳承的宗法制就是如此,誰觸動了這些,誰就會冒犯這些世家大族的利益。在他們看來,禮制比什麼都重要。更何況,李建成本身也是很出色的,處理朝中政事,手段也極為老道,極為成熟,是一個難得的帝王人選。既然如此,這些人又何必要選具有冒險精神的李世民呢?
李世民面色陰沉的進了秦王府,房玄齡、魏徵和獨孤懷恩早就等候在秦王府內,一見李世民的臉色就知道事情不大對,兄弟兩人或許已經吵了一架。
三人臉色各異,卻是靜靜的坐在那裡,那李世民深深的吸了口氣,說道:“太子殿下還真是著急了,這麼早就想著剷除我的羽翼,一上來就找了劉文靜下手,卻不想想劉文靜是何許人物,那是開國的功臣,殺了劉文靜,讓朝中的大臣如何去想,讓這樣的太子來掌管天下,能不能使得國泰民安,能不能抵擋如狼似虎的李信大軍?”李世民心中失落不假,但是更多的是失望。
“這說明太子殿下是害怕了,害怕秦王的勢力越來越大,已經威脅到他的地位了。”獨孤懷恩陰森森的說道:“秦王在軍中的勢力越大,太子殿下就越是忌憚,但是殿下,軍中的權力絕對是不能放棄的,這才是您的立身之本。”
“看來遷都已經成了定局,皇上那裡不知道,可是太子那裡絕對是同意遷都了,否則的話,太子殿下也不會急急忙忙的要殺劉文靜,這是要剷除秦王在朝中的聲音。”房玄齡摸著鬍鬚說道:“只要秦王在朝中沒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