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4章 練兵待時機,陛下棄老臣

城主官,但是宛城軍成立時,洪覆帝給其極高的規格,其統領將軍董遊的品級要高於陳立。而且洪覆帝也有旨意,讓董遊總領宛城防守的事務。

“董將軍,這段時間城外的叛軍數量增加了不少,應該是來了援軍,守住宛城不會有有什麼問題吧?”

“無礙。即使叛軍增兵,兵力也只是比我們多了兩三萬而已。宛城城防堅固,叛軍根本就不可能攻破得了。”

“如此就好,我們也能夠安心。”這人是宛城府一介文官,地位算是中上,但在場之人沒有小看他的,因為他是劉家人,坐在這裡也是代表了劉家的意思。

宛城是劉家的大本營,他們自然是不希望宛城被叛軍攻破。

雖然作為中原頂級世家,即使城破之後趙靜鵬也不會真的對他們趕盡殺絕,但是他們就要做出選擇,放棄劉家朝廷那邊的所有利益,重新選擇站隊南郡王。

“我觀城外那些陸續趕來的援軍陣勢很是混亂,應該是剛剛徵召的新兵。如今城外叛軍軍營中新兵和老兵混雜在一起,對其戰鬥力影響肯定很大。我覺得這對我們來說是一個機會,可以出城與叛軍一戰,很有可能借此機會擊敗叛軍,徹底解決宛城之圍。”武將行列中李嚴再次站出來提議想要出城與南郡軍一戰。

,!

“李將軍求戰之心可以理解,但是此戰重要,不可冒險。如果出城一戰,勝了還好,要是敗了,宛城恐是有失,那麼我等便是有負陛下重託。”

董遊還沒有開口拒絕,旁邊就有人站出來反駁李嚴的話。

“可如此良機難道就要放過嗎?”

“李嚴,你不要貪那軍功。你覺得是良機,也許這是叛軍做出的假象,就是想誘我們出城,賺我們的城門。”董遊的話語中已經帶著訓斥的意味。

董遊對李嚴可是有著諸多不滿。

雖然李嚴還算是聽令,但是他總是提出和自己相左的意見。

而且之前董遊在南郡軍身上吃過一次大敗仗,他可不會允許自己麾下有人在接下來的戰爭中有擊敗南郡軍的可能,以此來顯示出他自己之前的無能。

在他麾下的武將中能夠做到這點的就李嚴最有可能。

所以董遊這些時日一直拿洪覆帝的旨意將李嚴壓得死死的。

在禁軍離開梁都之前,洪覆帝說得好好的是讓李嚴統率禁軍,可如今在宛城,禁軍的調動皆由董遊一人決定,李嚴已經淪為一個普通的將領。

這樣的境遇,讓李嚴十分憋屈,早知是如今這般境遇,當初在梁都就算是拼著被洪覆帝責罰,也要推了這次的領兵之事。

現在宛城被圍,城中與外界的訊息斷絕,城中眾人還不知道方飛羽在外面做的那些事兒。

要是知道的話,李嚴肯定會羨慕方飛羽的自由。

今日的提議再次被董遊否決,李嚴不免有些心灰意冷。

他已經暗自決定待完成之事,回梁都一定向陛下請旨,在朝中擔任個閒散職,不再擔任要職了。

這也是洪覆帝所希望的。

雖然出身軍武,但畢竟做了幾年兵部尚書,久在權力中心,早已揣測出洪覆帝的意思。

新帝登基要淡化上一朝的印記,自然是希望用選拔出來的班底,他們這些上一朝的老人自然是要被邊緣化的,除非是那些與洪覆帝有核心共同利益的,比如說都察院左都御史李文靜。

要知道就算是原來的文官之首、如今的貴妃之父,張廷玉都無法得到陛下的聖眷。

說到張廷玉,他最近的確是非常鬱悶,雖然他還是身在中樞,擔任門下中書之職,但他已經很明顯感覺到自己離權力中心越來越遠。他這個文官之首似乎就像一個吉祥物一般,許多朝中大事洪覆帝都不召他入宮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