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66部分

文氣’。”

“那麼,最後一個問題了。”王崎道:“文道……可有偏好?”

“什麼?”

“比如說,豪放啊,婉約啊,之類的。”王崎用手比劃了一下“強弱”:“文道是否偏袒哪一方?”

“這倒沒有。無論以誰家的目光來看,文道都是公正的。”宋史君斷言道:“所有文道給出高星評價的文章,都必定有極高的水平。未曾聽說有錯判的。”

王崎點了點頭,笑道:“也是。連遊戲也能納入自身,文道也頗有氣量。想必不會不公。”

宋史君笑了笑,見王崎起身,問道:“師弟可是要去著手翻譯了?”

王崎點點頭:“多謝師兄解惑。”

他走出房間時候,臉上和煦的微笑就變成了略帶嘲弄的冷笑。

這短短一段時間裡,他就大約猜出了文道實際上的評判機制。

恐怕,所謂的“傳揚度文氣”,只怕是為了掩蓋“錯漏”而形成的。

對詩文的品評,永遠是主觀得不能再主觀的東西。除非所有人都有完全一致的審美——那種被洗腦的程度,不然不可能完全無錯無失實。

依舊是舉個例子。就連王崎都記得,上輩子中學課文中的《春江花月夜》——後人品評為“孤篇蓋全唐”,其敻絕的宇宙意識,在後世被認定為詩歌史上的一座高峰。

但是,張若虛生前呢?

不但說他活著的時候,單說唐宋兩代無數文人,為何就無一人給予張若虛讚譽?甚至最早給予張若虛好評的,還是明朝人。而直到民國,他才登上巔峰。

甚至於說,他的詩文大多佚失,僅餘兩篇。

而同時代的人物之中,陳子昂、杜審言、賀知章都有無數詩文傳世。

稍後一點的詩人裡,崔顥流傳下來的詩文,也有四十二首。但是到了現代,人們提起崔顥,卻多半是因為“李白對他推崇備至”,其詩文倒不見得多高明。但崔顥、李白年輕的時候,張若虛依舊在人世。

品評沒有失察的時候?

呵呵。

甚至說,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立場,不同的審美,對於詩文的評價,都會出現“偏差”。

除非,構建文道的天眷遺族,其文學、文論、哲學已經點到了神州、地球都無法想象的程度、整個種族都出現了神經病一般難以交流的氣質,不然,王崎是不信他們真的可以做到“毫無偏差”的。

第二,就是“有限前知”。也就是說,他們提前獲得了某一首詩的“評價”,然後根據這個評價給予文氣。

而且,能夠隨時完成“有限前知”的前者,真不多。

而就算是到了龍皇那個境界,“有限前知”也不能當“完全預言”用,有諸多限制,資訊經常會出現不全面或偏差的情況。

因此,也就必然存在“查漏補缺”的機制。

也就是“傳揚度賦予文氣”的制度。

換句話說,這反而使文道能力有限的表現。

當然,也有可能不是這樣。或者說,文道具有四十九道一樣的前知能力,能夠提前得到“評價”,給予王崎。

但王崎覺得,如果真的到了那個境界……那根本就是天人大聖了好麼還做個屁的實驗啊!

十有八九是這樣。

“這個思路倒是有了……”

王崎坐到書房,提起紙筆:“那麼,開始驗證吧。”

第四十一章 文氣聚,三星出

在與王崎談論之後的第五天,宋史君就叫來了自己的弟子,組織他們集體研讀毓族文學,並開展討論。這是他們週期性的活動了。

研究毓族文學,其實也是萬法門的任務——符號、邏輯等等,也確實是萬法門離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