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世論起建炎一代的君臣,若論詩文,范成大當之無愧的排第二,第一當然是格局宏大的趙官家了。而范成大能打敗辛棄疾陸游乃至好友楊萬里,能在文壇興盛的建炎年脫穎而出,在於他為水軍書記官為將士科普文化,多年接觸漁民等底層人民。
甚至於在仕途上,范成大改任丹徒知縣,鎮江府知府,都是因為他關心民生。
用趙玖的話說,“至能(范成大字)是紮根在土裡的人,才能守一方安寧。他能體察民間疾苦,獨創了田野農村一派詩詞,足以後世留名。看來魯王的眼光確實不錯。”
這裡要說一下。范成大的岳父魯王張榮以功封王。雖然說大宋制度並不允許王爵世襲,但趙玖搞了箇中間制度。除了李世輔王德那種特例,親王子嗣可以有一人襲爵,成為公爵。下一輩子就成了侯爵,曾孫輩則算一般的官宦子弟了,要是想恢復祖宗榮光。不好意思繼續努力吧。
鑑於官家定下這套制度的時候已經掌管天下超過二十年,更重要的是,建炎十八王,誰無子嗣傳承?誰不同意就等於得罪了韓世忠吳玠張俊這些人,小心別哪天上班被砍了黑刀。
不過話說回來,這件事跟范成大、虞允文這等帥臣女婿關係也不大。也就是此事塵埃落定之後,陪著個人娘子回孃家喝了一次酒,聽老岳父感慨的抱著兒子哭說咱家總算不是泥腿子了。
八歲的小舅子倒沒啥概念,人家只想出去玩,倒是剛剛結婚的淮王趙旦居然還有心情陪著岳父瞎扯,弄得虞允文和范成大都覺得此人今天晚上怕有一頓皮肉之苦。
不過喝完這頓酒,范成大很快就啟程去遼東赴任了。這些年來趙官家為了解決大宋人民吃得飽問題,在湖廣和遼東大力進行農業開發。這本來也是符合儒家價值觀的,但是什麼事都怕一個既得利益集團,遼東遼西一個沃野千里,一個緊靠草原,轄區內漁獵、遊牧和農耕民族富足,而發展農業是趙官家定下的國策,那麼草原養馬和興安嶺貂皮人參貿易也是遼東港口的重大出口商品,這本地各種矛盾不就爆發了。
偏偏這些東西沒法說誰對誰錯,趙官家只好把長於民生的宗潁提拔為兩遼經略使,深入農村的范成大為長春府知府兼任兩遼轉運使。一起調節民族矛盾建設北大荒吧!
宗潁這人早年陪著親爹守東京,後來在趙官家身邊當舍人,後來在河東調解軍民矛盾成了典型,最近又和嶽魏王結了親家。從恩蔭出身的衙內子做到經略使,誰都佩服,反正呂好問宇文虛中乃至趙鼎都羨慕宗澤。范成大作為下屬當然得先去拜碼頭。
不過好在宗潁也是十足的實幹派,客套幾句就商量起了公務,“遼地之中,草原,荒林都佔地極多。契丹自治路暫且不說。按照官家的意思,這東三省,為兄也不知道何為東三省,反正應該是指的榆關以北的國朝土地吧,關北這裡多為黑土地,不僅能種植大豆、高粱,還能產出一季一熟的稻穀,口感極好。賢弟一向精於農業,可願教我?”
是的,宗潁從來就不是個特別聰明的人,但是他善於學習。
不過范成大雖然喜歡農村生活,畢竟也不是老農,家裡幾代富貴更沒有土裡刨食的經驗。於是他苦笑道:“經略言重,若說稻田魚塘迴圈經濟,小弟得官家旨意,在明州試點了幾年確實有幾分心得,但是不怕您笑話,我這江南人這輩子還是第一次來這冰天雪地的地方,又沒有跟著田間三老去考察,實在是說不上來啊。”水田的事他岳父特別感興趣,逼著二女婿在老家泗水給他弄了幾畝玩呢,但堂堂魯王就算搞砸了也餓不著他,小范知府想起農民不易,不敢在沒做實驗的基礎上肆意發揮。
畢竟農業自古講究天時和地緣,而且這遼河北面一年一熟都勉強的地方,你萬一讓一州一府百姓餓死,那是要動搖趙宋統治基礎的。
好在宗